正在阅读:龙门东廓老街的纵横岁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东廓老街的纵横岁月

转载 龙门视窗2017/06/14 17:10:5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3511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
龙门县高街关帝庙旧貌。

龙门县高街关帝庙旧貌。

民国三十七年(1947)《土地所有权状》。

民国三十七年(1947)《土地所有权状》。

上世纪80年代谷行街圩日的盛况。本版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上世纪80年代谷行街圩日的盛况。本版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在顶新街16号、龙门县工商业联合会,红四师曾在此休整。

在顶新街16号、龙门县工商业联合会,红四师曾在此休整。

上世纪80年代龙门县城东门路清洁活动。

上世纪80年代龙门县城东门路清洁活动。

饼街永益茶楼旧址,西式建筑立面的骑楼。

饼街永益茶楼旧址,西式建筑立面的骑楼。

龙门古城

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围绕七星冈而建,地势较高,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林河,西北有小河环绕,唯城东面无水,这独特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了龙门古代城市功能分区:城内为一县行政、文化中心,县衙、学宫、城隍庙等官方建筑,依山而建,民居也散落在各山坡和坡谷间,有街道相连,以联系各向城门的街道为主;城外东廓有大片平地,街道纵横密布,人口密集、集贸兴盛,城内静幽与城外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520年来,龙门古城内治乱更迭,目前已经找不到多少完整的古建筑,新建民居密布,城内的古街道虽然还是以前的格局,但已经没有多少古韵。

而龙门古城东廓一带,在数百年的风雨中,基本保存着原来的格局,古街道纵横交错,集市、民居穿插其间,古色尚留。今天,人们以龙门老街来形容这一片区域,大抵东至太平市场、西至城北市场,由谷行街横向串起,谷行街又与多列纵向街道交错。

一条街道,是一座城的缩影,写满了一座城的喜怒哀乐。龙门老街,飘散着淡淡的晚清民国味,街角社会、商业生态和人文图景生深深扎根,徜徉其间,一个有温度的龙门,伸手可触。

“圩”之形成

明嘉靖年间东廓圩横空出世

东廓,即城墙东面,龙门设县后,营建城池。明代嘉靖十一年(1562)上任龙门知县的福建晋江人林宗和在任内“给官地设立东廓圩,民赖之”,东廓圩在东廓一带横空出世。另外,东廓圩再向东约500米,又有太平圩。

旧县志对“圩”解释为:“村市也,小民就近居要地设圩焉,为买贩鱼盐、懋迁布粟之处。”每逢圩日,熙熙攘攘,车马喧闹。

明清更替,动乱多年,龙门县城太平圩废置,“唯东廓圩以附郭仅存”。一般来说,附近乡民和城内居民进入集市,必有街道相连,但史料对龙门明代东廓一带是否有街道的记载,不甚明朗。

龙门现存最早的一本县志、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卷二“疆域”关于“街”的记载,有14条,分别为南门街、学前街、九里香街、石角街、横街、东门街、渠口街、兴隆街、北门街、冚尾街、古龙街、西门街、学贝街、西关街。不过,并没有注明街道的所处区域,该志收录的“龙门县总图”“龙门县治图”两图,也没有街道的标注。

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则对街道的划分以及绘图较为明晰,不仅文字上有“城内街道”和“城外街道”区分,在“县城内外全图”中,也分别划分了街道和标注,一目了然。

经过比对,清康熙六年《龙门县志》所标注的14条街道,全是城内街道。这似乎也在说明,清代初期的东廓一带,还没有成为连片的商贸区域。

从清咸丰元年《龙门县志》的文图记载,可以梳理出龙门东廓一带的街道有16条,分别为卖鱼街、阜财街、迎紫街、龙池街、青云街、担杆街、卖柴街、东廓大街、细毬街、竹篾街、蓝地街、庆荣街、新兴街、卖鸡街、顶新街、又新街。

另外,东门“育仁门”城楼出来南向有一条丰宁街,连接南门渡。从当时的街道布局可以看出,龙门东廓一带,商贸集中,东廓大街是主干道,街道名称大多富有寓意,如阜财街、迎紫街、龙池街、青云街、庆荣街、新兴街、顶新街等。另外有些街道,以当时商业的形态来命名,形成专业街道,如卖鱼街、担杆街、卖柴街、竹篾街、卖鸡街,充满了市井味道。

龙门城西,寺庙林立,城南偏东,书院庙宇鳞次栉比,但龙门东廓,由于商贸发达,几乎没有余地用于兴建文教之所,唯有一间建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关帝庙香火鼎盛。关帝俗称关公,是世人崇拜的英雄,为保护人民的神祇,也是做生意之人信奉的武财神,显示所经营商品童叟无欺的虔心。龙门人让关帝坐镇东廓圩,自然再合适不过。

老街演变

街道格局多年只在微调

城市在发展,城市的肌理街道也在延伸拓展,但龙门东廓一带,街道格局多年只在微调,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划分。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街道的业态以及街名,则发生改变。

龙门县人民政府1999年编写的《广东省龙门县地名录》一书中收录一张“龙门县城街道图”,该图画出龙门县城大街小巷。其中,原龙门古城东廓一带的街道名,与清咸丰《龙门县志》“县城内外全图”所标街道名对比,大部分已经发生更改。

两者对比,卖鱼街延伸为东门路;阜财街、迎紫街连接成高街;龙池街、青云街合为木匠街;担杆街辟为庙前街;卖柴街、东廓大街、细毬街分别变为席街、龙江街、饼街;竹篾街、蓝地街合并为卖箩街;新兴街由东往西延伸至城北市场,变为谷行街;卖鸡街、顶新街、又新街则并为顶新街。

从街名的变更,可以看出街道业态的变化,不过名字虽变更,大部分街道却保留着浓厚的商贸色彩。如木匠街、席街、饼街、卖箩街、谷行街等,犹如专属商品一条街,向世人透露着当时传统商业的信息。

趁圩(即赶集,又称投圩)的人们只需“按名索骥”,便能找到所需商品。比如,谷行街这个名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逢圩日,附近乡民把稻谷统一摆放在谷行街上卖,年深日久,街道被称为谷行街。

当然,龙门东廓街道的更名,也有些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的。比如高街,因为是沿着阳冈的余脉而延伸,地势较高;庙前街,则是关帝庙前面的街道,故名。改变最大的是东廓大街,古时是主干道,抗战时期,一些顺德龙江人“走日本”到龙门避难,落居这条街道,久而久之,这条街道居住的主角变成了顺德龙江人,于是有了“龙江街”。

由此可知,民国时期,龙门东廓老街的名字已经发生更改。龙门县博物馆存放着一张民国三十七年 (1947)《土地所有权状》,由当时的广东省地政局颁发给龙门县一位李姓居民,该李姓居民的土地,位于“附城(即龙城)谷行街”、1383号。这份资料,佐证了谷行街一名最迟在民国就出现。

商贸沉浮

抗战前县城有五六百间商铺

清末至民国期间,龙门商业以私营为主,从惠州、增城、广州购进食盐、煤油、棉纱、布匹、日用工业品及苏杭杂货,出口稻谷、米、麦、柴、炭、竹、木、土纸、生猪、草菇、土药材、山货等,则由商贩运销广州、惠州及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

史料记载,1939年12月下旬至1940年5月底,侵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粤北战役,花县、从化、增城、龙门、新丰、佛冈、清远、翁源等地受到蹂躏。龙门县城特别是东廓一带受损严重。

1940年2月 《广东省政府战区各县调查团报告书》称,“查(龙门)县城原有店铺五六百间,商业向称旺盛。历次被炸后,全城只存完整铺户数十间,商业凋零,大有今昔之感”。由此可知,抗战前,龙门县城原有五六百间商铺,商贸兴旺,抗战时受到重创。

抗战胜利后,百业待兴,龙门商业在艰难中复苏。据1995年版《龙门县志》记载:“建国前夕,县城较大的商户有33家,其中饮食行业有安香楼、全安、新金华、荣安、良友、永益等6家;杂货店有李华记、义和隆、胡耀记、广聚隆、永安、敬源、万兴隆、太昌、广茂等9家;百货纱布有广泰丰、广兴隆、福盛、金利栈、义华丰等5家;中药材店有生生堂、保和堂、德生堂、恰生堂、福利堂、祝香斋、益兴堂、养和堂等8家;饼业有李旺记一家。”

该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夕,龙门县城较大的茶楼有饼街的安香楼,店内设有云石桌40多席,遇上喜庆节日,则雇请唱粤曲女伶,登台演唱,以招食客。此外,尚有木匠街的兰园酒楼、卖箩街的全安楼、饼街的永益茶楼、木匠街的新金华茶楼、新园楼,均设雅座,服务周到,烹调优良。民以食为天,在抗战后至新中国前立前夕,烽火连天,龙门人却不改上茶楼的习惯,可见广府喝早茶文化影响之广。

值得注意的是,抗战爆发不久,爱国乡贤、龙城塘唇李屋人李树深从香港回到龙门故里,以实业救国。日寇投降后,他联络龙城一些稍有“身家”的人士,筹建西林河陂头,欲安装水磨解决碾米问题,不料筑陂失败。李树深等后筹备开办电厂,这就是后来的龙昌米机,为龙门第一家发电厂,开业时间大约在1946年。

龙昌米机设于龙门县城太平门 (今太平门市场大楼右侧),每天能碾谷1万多斤,方便了民众。龙昌米机白天碾米,夜晚发电,供应龙门县城一些商户。在当时商道不通,连煤油都难供应的情况下,龙昌米机的发电,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

更为传奇的故事,在东廓一带上演。1927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1000多人途经龙门,师部设在顶新街16号、龙门县工商业联合会,一座晚清建筑里。龙门县城各界数千人,在顶新街列队欢迎红军到来,留下一段佳话,也使得红色革命种子在龙门生根发芽。

22年后,1948年8月27日凌晨,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第三团调兵800多人,在龙门县城龙江街“明远堂”活捉国民党龙门县代县长谢明轩,生擒自卫总队长廖俾石,一举解放了龙门县城。龙门县城在黎明的曙光中迎来新生。

延续兴盛

传统商贸习俗趁圩依旧保留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龙门县城谷行街及与谷行街相连的高街、卖箩街、饼街、席街、木匠街等,延续了东廓圩自古形成的兴盛之势,成为龙门县城最繁荣的商贸交易街道。

根据李汉驹《龙门县城六十年变迁概况》的记述,1931年至1949上半年龙门县城的基本状况是:东廓市沿城墙东门至北门墙边建筑,街道有高街、席街、东廓大街、顶新街、饼街、木匠街、卖箩街、青云街、谷行街等,街道非常狭窄,原来不过盈丈,1937年曾扩建一次。谷行街后来又扩建,其余一仍其旧。

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江街经营百货,以顺德龙江人的布匹和车衣生意为主;饼街经营副食;谷行街则为摆卖农副产品的地方。国民政府此前发行的金圆券、银圆券贬值,不能用来购买东西。1950年至1951年,龙门县用谷物代替货币,群众以粮食换取日常生活用品和其他食品(当时一担谷价值约6元),谷行街的名字显得更加贴切。

20世纪50代初,龙门县政府将谷行街扩宽,在现谷行街59号附近拆了4间铺面作街道路面。20世纪70年代又在现谷行街30号附近再拆入几米扩宽路面,使得全长约600米的谷行街“一街挑两市(太平市场、城北市场)”。

每逢圩日,从附近前来趁圩的各村村民,靠走路挑东西来摆卖。西林河南岸的甘香村、水西村、水贝村的村民要来谷行街趁圩,需要在甘香撑船过渡 (即现在龙门县游泳馆前撑船到龙门宾馆大榕树下方、南门古渡口);1972年甘香大桥建成时,城南对岸群众过渡趁圩的景象才消失。

在谷行街交易的农民,一些农副产品有时一天只卖出一半,挑回家又太辛苦,于是他们便将剩下的物品寄存在本村出入店铺,等到下个圩日再卖。所谓出入店铺,是各村在谷行街设的定点铺位,方便前来趁圩的村民喝水、临时存放东西。在一些乡镇,比如麻榨,这种店又称为“村公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谷行街最兴旺时期,当时龙门县饮食服务公司两间饭店一间冰室、糖烟酒公司门市、药材公司门市、食品公司门市、日杂公司门市、百货公司二门市、龙城供销社门市、粮店门市均设在此街,热闹异常,每到圩日,人山人海。

现在的谷行街,成了一条杂货街,商业业态较为传统。另外,谷行街保留每月逢3、6、9日为圩日的传统,不过,非节假日期间的圩日,境况已经大不如前。

谷行街以及附近老街的业态已经无法与现代商场、步行街等抗衡,但有些生活中较少使用的东西一般在圩日才会见到,如箕粉、茶籽油等,吸引着有需要的顾客。而在龙门米饼、竹木制品、手工铁制品等物品,依然客源不断。

在龙门县城的发展历史中,龙门老街,像人们生活和商贸流通的河床,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进化史在其间缓缓流淌,犹如一曲老歌,耐人寻味。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