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农业标准化:种出的菜好卖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农业生产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农业标准化:种出的菜好卖

转载 2010/07/12 15:15:1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123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日前,记者来到惠城区小金口镇九龙菜场,一位姓廖的农民一边吃饭一边在看书,记者问是什么书让他这么上瘾,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是本好书,看了它种出来的菜好卖。”

    这位菜农看的是市、惠城区菜篮子工程办公室编制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它是我市蔬菜生产的技术标准,在我市农业标准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又来到惠城区矮陂镇,村民们有的在忙着栽梅菜,有的在为已种上的梅菜浇水。当地农民告诉记者,政府制定的无公害惠州梅菜综合化标准,从选种、育苗到种植管理、生产加工等环节规范了梅菜的生产全过程,标准实施后,单产生产成本可降低一半以上,农户种植梅菜年纯收入可比原来增长40%以上,矮陂梅菜生产基地也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龙门县龙华镇的年桔远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据当地一位姓李的种植户介绍,自该镇承担省级“年桔技术标准”项目后,按照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年桔,达到国家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被评为省绿色农产品,该镇还成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截至今年,我市2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2个农产品荣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1999年以来,我市在惠城区小金口镇、汝湖镇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在博罗县石湾镇建成韭黄生产示范基地,去年示范区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

    已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仅有10来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推行农业标准化不仅能够促使农业增产,更主要的是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增加出口。

    从惠城区汝湖镇的甜玉米生产看,按甜玉米技术标准生产的村,今年晚造达到每亩2100公斤,比未按技术标准生产的村多六七百公斤。

    惠东县平海镇寨头村黄益祥与当地3户农户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率先推广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其产品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因此获得了出口香港的配额指标,马铃薯销量猛增,价格也比当地市场高出4倍以上。

    记者同时了解到,全市可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农产品有近百个,而目前已实行农业标准化的品种只有10来个,主要原因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强,农民缺乏对技术标准的了解及相应的操作技能。

同样是种蔬菜,一些地方由于缺乏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生产技术标准,当地农民只好按照传统习惯从事生产和经营。因此,推行农业标准化拥有巨大潜力。

    5年内实施好50个农产品生产地方标准

    据有关方面介绍,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我市将在5年内完善3个体系:即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和认真组织实施好50个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规程);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检测监控体系,从源头上把住农产品质量关;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在5年内,使80%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100%农业龙头企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已发布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21个,其中市级标准7个,县级标准14个。

        本报记者李光普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