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永汉镇350多个原乡土村落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永汉镇350多个原乡土村落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转载 2010/07/12 20:59:2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永汉人民政府网 作者: 178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日,由浙江大学建筑系教授后德仟博士以及浙大建筑系、生态系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组,到了我县永汉镇对350多个原乡土聚(村)落的风水古楼阁、祠堂进行调研。在调研中,专家学者们表示,永汉镇地貌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据介绍,此次调研的350多个古村落位于北回归线的集合点,中心经过的地带连着国家森林公园南昆山的山脉,边缘为增江河流域,呈四面环山包围之势,酷似一个聚宝盘中养着一条威猛的小青龙。这批古村落保存了近万平方的古建筑,建筑群有些以青石为道,流璃黛瓦,楠木园柱、红粉石柱,高墙深巷、曲水绕舍,颇有江南地的江西派风格;又以围屋为墙,似是聚族而居,既有客家人的风味又有当地白话人的建筑特色,具有中原文化与粤中地方独特文化交会融合的特质。古村落的选址、建造都依据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学说,颇有神秘的色彩,同时,集生态、中国传统文化、粤中民风民俗于一身,中国范围内极其少见。

  调研组强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切实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对年久失修的古民居实施抢救性保护工作,大力保护当地文化传统及历史遗存;要在保护原村落、原生态、原建筑、原民俗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保护性开发与修复”,适度发展生态和乡村文化旅游,使之成为珠三角都市现代人颐养精神、休闲度假的天然胜地。

  据悉,该调研组的课题已递交给国家自然科学院申请立项,永汉镇古村落的生态、社会、民俗、建筑组合关系及原乡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望得到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