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惠州一年投入“两持平”资金3.2亿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惠州一年投入“两持平”资金3.2亿

转载 2010/07/12 21:20:2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105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昨日,在全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会上,我市提高教师待遇的“两持平”政策和山区教师专项补助措施受到表扬。

    近几年来,我市以务实的作风,铺开了一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尊师重教我要先行”的壮美画卷。去年教师节,我市就提出了实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持平”的政策措施,并于今年上半年全面落实。全市用于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资金达到3.2亿元。

政策措施

    实行“两持平”提高教师待遇

    今年9月1日,中共惠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召开。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明确提出,在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拨付1600万元用于惠东、博罗、龙门3个县山区农村教师专项补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倾斜力度。同时,各县(区)也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去年,黄业斌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提出,我市在未来5年增加800个中职教师编制,由财政统发工资。逐步提高教师收入水平,将用2~3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待遇的“两持平”和“一鼓励”,即县(区)域内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基本持平,城市教师待遇与乡村教师待遇基本持平,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通过政策引导、扶持、鼓励和倾斜,促进城乡教师正常交流和农村教师安教、乐教和善教。

    今年1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汝求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师待遇。

    我市率先推出并大力实施的稳步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两持平一鼓励”举措犹如春风拂面,成效明显。据了解,2008年上半年,我市增加投入3亿多元,确保教师工资普遍增加。同时,明确规定各县(区)新增补贴待遇,教师待遇要与公务员保持基本一致,确保不因调整补贴扩大教师与公务员待遇的差距。

    市政府还决定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从2008年起连续3年、每年拿出1600万元给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山区农村教师发放专项补助,并要求各县(区)政府尽可能安排边远山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大亚湾区从2003年起,对边远农村及海岛学校教师发放特殊津贴;惠东县从2006年起,给边远农村学校教师发放100元~300元的交通补贴。

关注困难教师

    市困难教师医疗救助金救助140名教师

  “我因血管阻塞造成严重中风,2007年2月得到市困难教师医疗救助金15000元资助,经治疗,同年9月重回教学岗位,我的感激之情难于言表。”这是龙门县铁岗学校教师曾火培写给教育部门感谢信中的一段话。

    为解决困难教师尤其是农村重病教师的后顾之忧,我市率先设立了“市困难教师医疗救助金”,专门用于患重病的困难教师医疗救助。据了解,2006年以来,市困难教师医疗救助金共募集资金320万元、发放116万元,救助了140名困难教师,给予了困难教师特别的关爱,这些救助对象90%以上来自农村中小学校。

师资建设

    树立惠州教育名师标杆

    我市制定了《市教师专业2007~2011发展规划》,构建管理干部研训体系、拔尖人才培育体系和教师全员培训体系三大体系。2007年,全市近5万教职工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参加了教育管理、德育管理或新课程培训;中职学校全面推行教师须具备讲师、技师、职业指导师和心理指导师4个职业资格的“四维师资”建设模式。今年,市政府拨款300万元,专门用于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这一经费的投入使农村教师受益匪浅。

    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市还设立了“市首席教师”等奖项。近3年来,我市评选并重奖了4名“高中明星校长”、40名“十佳校长”、80名“首席教师”、60名“乡村明星教师”、100名“烛光奖”优秀乡村教师,树立起惠州教育名师标杆。为充实壮大我市教师队伍,今年全市共招聘教师1205名,其中硕士学历45人、本科学历843人,1名女博士后被招聘到市华罗庚中学,成为我市中小学的首位博士后教师。(本报记者杨剑辉 通讯员刘 君)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