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惠州奥运火炬传递沿途表演点表演内容一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惠州奥运火炬传递沿途表演点表演内容一览

转载 2010/07/12 21:41: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1524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文笔塔(8∶30起)


    醒狮表演


    舞狮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舞狮根据风格和套路不同分为南狮和北狮,在文笔塔前表演的是南狮。南狮动作刚劲有力,姿态蓬勃有朝气,代表喜庆、吉祥,通常在民间集会、节假日和庆典活动上表演。


    参加本次表演的队伍是惠州李家拳醒狮队。惠州李家拳以惠城区河南岸街道办米地村为发源地,距今有300多年历史,为广东五大名拳之一。


■朝京门(8∶55起)


    腰鼓表演


    在朝京门表演的是惠州健美操协会腰鼓队。腰鼓活动大多是群众性的活动,在宋代就十分兴盛,广为流传,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舞姿激越奔放,动作古朴大方,雄健有力,起初主要是表现农业劳动生活,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现代腰鼓已发展成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和自发性的文体项目,通常活跃于街道、社区。届时,惠州健美操协会有300人作为观众参加圣火传递活动,有100人参加腰鼓表演。


■圆通桥(10∶00起)


    歌舞表演


    在圆通桥表演的节目是歌舞《天天好心情》,该节目由市老干活动中心金秋艺术团和离退休女干部联谊会共同表演。


    市老干活动中心金秋艺术团成立10多年了,拥有100多人的表演队伍。多年来,他们自己创作、编排、演出了许多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用歌舞表达着对生活火一般的激情。为迎接奥运圣火,他们用不到一周的时间排练了这个秧歌舞。


■花边岭广场(10∶20起)和丰山公园(14∶10起)


    麒麟表演


    花边岭广场和丰山公园的表演队伍来自小金口麒麟队。麒麟舞是一种民间舞蹈,起源于初唐四川峨眉山一带,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麒麟是四灵之首,客家人视麒麟为图腾和压邪避灾之物。整个舞蹈在鼓乐升平、歌声绕梁的大背景下,翻腾飞舞的彩色麒麟,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共庆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世纪联华(13∶20起)


    舞火狗


    舞火狗,发源于龙门县北部的蓝田瑶族乡。蓝田瑶族乡每年中秋佳节都要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舞火狗”活动,以感谢狗对瑶族人的养育之恩。相传,舞火狗至少已有三百年历史。舞火狗是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它既是蓝田瑶族一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礼仪,每个瑶族少女至少要参加两三次舞火狗才能谈婚论嫁,所以,舞火狗也是瑶族少女的成年礼。


■市委党校门口(13∶40起)


    娃娃锣鼓


    该节目由惠阳区淡水第二小学的学生参演,参演队伍有17人,共有17面鼓,包括1面大鼓和16面小鼓,参演学生都是女孩子,平均年龄11岁。该表演的特点是鼓点节奏欢快,柔美中带着刚强,显得较为威猛。


■红花湖公园门口(13∶40起)


    欢庆锣鼓


    欢庆锣鼓可以说是女子版的威风锣鼓,整个表演队伍共有40人。该节目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锣鼓表演,另一个是扇子舞蹈(红扇舞),通过两段节目的不停轮换,表达惠州人民迎接奥运圣火的喜悦之情。据悉,参加表演的演员80%以上来自幼师队伍,还有一些来自企业和公务员队伍等。


■市技工学校(15∶10起)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由市歌舞剧团和群星客家艺术团共同表演。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河源、惠州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旋律优美,委婉动听。语言生动通俗,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艺形式,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也赋予了它时代感和新的魅力。


    本报记者戴 彬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