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农民画师从50人发展到近500人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农民画师从50人发展到近500人

转载 2010/07/12 21:51:0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105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日前,市人大代表、龙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钟福新与另外12名市人大代表在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扶持惠州龙门农民画创作中心建设的建议》得到承办单位市财政局的答复,市财政决定扶持龙门农民画创作经费30万元,用于农民画的培训、宣传及改善现有的场馆。

  发动5家企业参与开发农民画

  “农民画是龙门的特色文化品牌,但在2000年,从事农民画创作的才三四个人,产值也不过二三万元。”钟福新说。2005年8月,他组织龙门县文广新局农民画组创作了主题为《农民画乡、文化田原》的百米农民画卷,在南昆山温泉大观园展出,成为该县第二届南昆山生态旅游文化节的一大亮点,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可和颁布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他发动和鼓励5家企业参与农民画的开发,使农民画逐渐形成产业化;他提出发展农民画“一百千万”工程,经过几年努力,现在龙门县从事农民画创作的画师从原来的50人发展到现在的近500人。

  “龙门农民画经过近几年的宣传推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迫切需要一个展示、培训、创作的场所,把这个品牌继续壮大起来。”钟福新于是在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中提出了《关于扶持惠州龙门农民画创作中心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另外12名市人大代表的支持。在得到政府答复的消息后,他告诉记者:“我们设想的这个中心集培训、创作、旅游观光、展示为一体,将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民画的发展。”

  建议完善乡镇文化站建设

  为了改变龙门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钟福新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改变该县文化设施落后状况的大胆设想。为此,他狠抓省山区文化建设议案落实工作,取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仅用3年多就完成了该县的山区文化建设工程,整个工程总投入875万元,该县10个乡镇文化站全部成为省达标站。

  “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我准备再提一份建议,是关于完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方面的。”钟福新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镇文化站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钟福新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做好了调查研究,准备在即将召开的市人大会议上提这个建议。(记者曾兴华 通讯员黄少瑜)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