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本报讯 (记者黄文韬 特约通讯员陈建清 通讯员李志罗)龙门县日前完成了林业系统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体制改革工作,296名林业系统上岗干部职工和67名内退人员、162名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从4月起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医保社保全部缴清并理顺,稳妥地安置了其他富余人员。据悉,该县林业体制改革的做法得到了省、市林改办的充分肯定,省林改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省各地推广龙门林改经验。
全县设置14个林业工作站
据悉,龙门通过林业体制改革,打破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陈旧管理模式,建立起以执法、管理、公益、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新型林业管理模式。改革后,全县设置14个林业工作站(保留原有的11个林业工作站、增设3个林业工作站)、5个木材检查站,组建了森林消防大队,把原有的青年林场和蓝田林场由经营性质转变为生态公益性质,撤销经济林场、林产公司、平陵苗圃场等单位并组建为种苗基地站,增设了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办公室等机构,改变原有的管理、采伐、经营三者“捆绑”式管理模式,将林业管理职能与林木经营权分离,使林业部门更好地担负起执法、管理、公益和服务职能。
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
同时,通过林业体制改革,打破了砍木养人的传统做法,解除了林业队伍的后顾之忧,有效夯实了该县生态保护的队伍基础。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共破获涉林刑事案件4起,其中特大滥伐林木积案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8起,没收违法木材83立方米,收缴“三有”保护动物69条(只),有效维护了林区的和谐稳定。
此外,通过林业体制改革,打破了林农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怪圈,搭建起林农致富奔康的桥梁。县林业局增设了林业勘测规划所(森林资源评估中心)和林业产权交易所,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为林地林木流转提供资源评估服务,规范交易行为,把山上的无形资源转化为有形资产,促进农民增收。
据了解,龙门县原有林业体制落后,实行管理、采伐、经营三者“捆绑”式管理,整个林业系统在职干部职工598人中只有60人纳入财政预算,其余538人自筹解决工资和工作经费,林业系统负担沉重、日常运转难以为继。为推进生态经济特色县建设,县委、县政府把林业体制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筹措资金4500万元对林业系统机关、站、场、所和公司进行全面、彻底改革,理顺林业体制,稳定林业干部队伍,破解林业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