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获评省文化先进县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获评省文化先进县

转载 2010/08/05 16:47:1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谢 磊 黄文韬 通讯员付颖卓 2698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农民画走进奥运世博,“舞火狗”进入省非遗名录

    7月28日,作为广东的一张文化名片,龙门农民画登上上海世博会的舞台,16幅龙门农民画在广东周活动闪亮登场,陈权枢、黄伟平、骆雪芳3位龙门农民画家现场作画,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众多媒体的关注。这是继走进北京奥运会殿堂后,龙门农民画又一次登上世界性的展示舞台。
    “近年来,龙门农民画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龙门农民画的价值得到了各界的认可。接下来,龙门农民画将走进亚运会。”龙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慧红介绍说。
    龙门文化建设蓬勃兴起,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市、区)名单中,龙门榜上有名。“龙门县将乘着获评省先进文化县的东风,以创建省文化强县为目标吹响新一轮文化建设的号角。”县文广新局局长钟福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特色文化品牌
    龙门农民画世博会上展龙门农村发展成果
    龙门民间文化艺术品种繁多、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其中以龙门农民画和民俗风情歌舞两个文化品牌最具影响力。
    带有泥土芬芳气息的龙门农民画彰显了岭南特色,是岭南一朵艺术奇葩,被誉为广东的“文化名片”。近年来,龙门农民画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逐渐走出深闺,走向世界。2008年8月,40多幅龙门农民画进驻北京奥运会,把龙门农民画这一金字招牌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位。今年7月28日,作为广东的一张文化名片,16幅龙门农民画登上了世博会的舞台。“这些参展的龙门农民画充分展示了龙门近几年农村的发展成果及龙门独具特色的文化。”钟福新说。
   
    “舞火狗”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6月,“舞火狗”被选为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狗”是蓝田瑶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是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一块活化石。“我们将重新打造、包装、推介‘舞火狗’文化,冲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钟福新说。
    近年来,龙门致力打造以蓝田瑶族民俗风情“舞火狗”为主打特色节目的龙门地区民间民俗风情歌舞系列节目,如《舞火狗》、《舞春牛》和《绿色龙门》等。其中,《舞火狗》的成功打造,为人们认识龙门、了解龙门、走进龙门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建设广东省旅游强县打下了较好的人文环境基础。钟福新表示,接下来该县还将策划以“舞火狗”为龙头的民俗风情歌舞系列文艺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该县文化事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文化产业发展
    龙门农民画博物馆争取国庆前开馆
    该县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鼓励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着重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钟福新说:“龙门农民画产业园就是龙门县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的一个例子,对建设龙门三十里民俗文化长廊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据悉,为推动龙门农民画产业化发展,该县正着力打造龙门农民画产业园。
    蓝田瑶族风情园是近年来该县成功打造的一个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龙门三十里特色文化产业带中一个重要项目。该园除展示该县蓝田瑶族特色民族文化外,还荟萃了广西、贵州等地神秘、独特、多彩的千年瑶族文化,是瑶族民俗文化发展变迁的生动画卷。园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省最大的瑶族特色文化展示园区,有利于瑶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近几年,龙门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的要求,共投入1.2亿多元先后建成了县博物馆、龙珠文化广场、东较文化广场等文化标志性建筑。
    “中国龙门农民画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第一座农民画主题博物馆,争取在国庆前开馆,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领略龙门农民画乡的魅力。”钟福新说。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