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帮助一流浪老人返家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想不到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失散14年的母亲。龙门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恩情我们全家永远都不会忘记。”广州越秀区人林志文见到失踪14年的母亲李怀珍后,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泪流满面地说。日前,龙门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成功帮助一名在外流浪14年的流浪人员李怀珍返家,李怀珍家属万分感激,向该站赠送了写有 “为民服务 真情奉献”的锦旗。
缘起
一流浪人员睡在桥下被发现
6月3日晚上,该县城东派出所民警在街头巡查时发现西林桥桥洞下有一个身材瘦弱的老人在睡觉,派出所民警上前叫醒老人,并详细询问其姓名、家庭地址等,但老人话语含糊不清,民警无法获取有效信息,该民警随即把老人送往该县精神病防治站。据工作人员初步诊断,该流浪人员患有精神分裂症。
该县精神病防治站站长李美清说,经过近3个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这位流浪人员的病情有所好转,随后,老人被送往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
“老人来到救助站后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于是我们进行了耐心询问。”县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副站长石会飞介绍说,“我们找来纸和笔,我们口头提问,让她在纸上回答我们的问题。”
没想到,老人在纸上写道:李怀珍,广东省梅州兴宁市宁中公社执一大队,丈夫,林木樵;父,李达诗;母,赖运英。于是,石会飞马上联系梅州兴宁市宁中镇派出所核实李怀珍的户籍身份。可是石会飞得到的答案是:没有执一大队,也没有李怀珍这个人。随后宁中镇工作人员找到老一辈人了解到,执一大队在上世纪80年代改成了枫岭村。石会飞立即与宁中镇民政办、宁中镇枫岭村委会取得联系,经多方努力,终于在8月12日下午联系到李怀珍的最小儿子林志文。
寻亲
接到电话儿子误以为诈骗
“你们在骗人吧?”电话那头,林志文难以置信。“起初,李怀珍的4个儿子并不相信,以为是不法分子搞诈骗。”石会飞回忆首次与李怀珍家属通电话的情景说。为消除李怀珍家属的顾虑,工作人员耐心跟林志文解释,最后林志文家属相信了,顿时全家万分激动,马上请求提供详细地址。“下午得知母亲情况后,我和哥哥林志全当晚就开车赶往龙门。”林志文激动地告诉记者。见到失踪14年的母亲,林志文、林志全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紧握母亲的双手,凝望着母亲,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现年63岁的李怀珍很小就嫁到广州郊区。1996年12月,李怀珍经受不住丈夫逝世的打击,精神受挫,随后走失与家人失去联系,她4个儿子曾到广州附近城市寻找多次无果。
记者走进李怀珍的宿舍,问她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李怀珍说:“回家。”
通讯员杨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