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探索牙签行业规范整治和产业创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探索牙签行业规范整治和产业创新

转载 2010/08/26 12:44:1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黄文韬 谢 磊 335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设立加工园区促规模发展
    龙门牙签产量占全国约60%,每年生产牙签竹签超过5万吨,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门牙签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历经20多年的发展,龙门牙签发展遭遇瓶颈。业内人士认为,牙签虽小,却可做出大产业。为此,龙门县政府和业内人士一直在探索牙签行业的规范整治和产业创新。

    现 状
    散签在龙门生产,包装和品牌却属外地
    “龙门牙签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还很大,行业整体质量不高,没有建立现代化工业生产模式。”县质监局副局长黄金锐直陈龙门牙签行业发展遭遇的瓶颈。
    记者日前走访县内多家牙签企业发现,一些规模较大的牙签企业卫生状况良好,管理井井有条,符合规范,而一些家庭式牙签小作坊存在不少问题,如卫生条件差、管理无序、粉尘大等。
    “目前龙门牙签生产量非常大,超市里却没有属于我们龙门的品牌。散签在龙门生产,包装却在外地,品牌也是外地的。”龙城街道某牙签企业负责人罗金强惋惜地说。没有品牌是制约龙门牙签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监 管
    制定规范努力填补国标“真空”
    牙签这一几乎成为饭后必需使用的产品,却没有和其他食品相关产品一样享受“国家级待遇”。“按照食安委和卫生部门的意见,牙签不属于食品或食品相关产品范畴,不纳入《食品安全法》监管对象,目前,竹制牙签国家标准尚未出台,缺乏监督检验依据。”黄金锐告诉记者。
    面对法律法规上的监管真空,龙门县政府一直在探索监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去年的“吊白块”风波更坚定了县政府制定规范加大力度监管的信心。随后,龙门县政府制定颁布了《龙门牙签、餐签生产加工技术规范》,从竹牙签、竹餐签生产加工企业的厂区环境卫生、生产场所卫生、从业人员卫生、原辅材料、工艺、检验控制、管理制度、管理档案及记录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龙门县竹业行业协会颁布实施的《龙门县联盟标准》更是开创全国竹业行业先河,以县级协会颁布竹业行业标准,实行行业监督。
    目前,该县联合多部门再次共同商讨竹业行业监管问题,初步制定出整治办法。目前县质监局正紧锣密鼓起草方案,准备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

    发 展
    政府从场地资金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
    牙签虽小,却可做出大产业。对此,在牙签行业打拼了20年的某牙签企业负责人叶汉光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现在龙门牙签的产值只有1亿多元,但是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龙门现在已经具备良好的加工业基础,只要资源上供应充足,就可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牙签生产基地。
    业内人士认为,龙门竹业种植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不了牙签行业发展,龙门县竹业种植业已经到了该升级的时候。据了解,现在龙门本地的竹资源不够,牙签产业所需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增城、从化、兴宁、龙川等周边地区,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户种竹,大力扶持牙签产业发展。
    叶汉光认为,牙签产业必须从机械化、自动化找出路,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一旦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产品成本就会降低,就可以自动淘汰那些依靠传统加工工艺的小作坊企业,而且产品会更卫生。
    该县提出,政府要扶优扶强,树立品牌,对龙头企业从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各部门要研究帮扶企业的措施。据了解,该县已经在龙潭设立竹制品加工园区,首期开发200亩,此外,近期还将在龙城街道、永汉镇两地设立专门的加工园区,让企业实现集约发展、规模发展。同时,该县还将对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进行扶优扶强,以期在具有本土品牌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逐步改善目前数量多、规模小、整体质量不高的行业状况,提升龙门牙签整体形象。
    通讯员李远双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