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平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正式通过省水利厅的技术审查并将在年底动工改造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平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正式通过省水利厅的技术审查并将在年底动工改造

转载 2010/09/08 18:31:1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 旋海锋 县水利局办公室 20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正在进行加固工程的龙平渠

          近日,龙门水利建设又传来一大喜讯,我县龙平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正式通过省水利厅的技术审查,并被省水利厅列入《广东省水利发展“十一五”灌区改造规划》,几代水利人的夙愿今朝终于得以实现。目前工程已报省发展改革委申请立项,争取今年冬开工实施。
           龙平渠是龙门县最大的中型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1956年,原设计全长105km,设计引水流量16.0m3/s,设计灌溉面积6.742万亩。龙平渠灌区受益范围包括龙田、龙城、平陵、龙江4个镇。灌溉面积超过全县1/4的农田,受益人口近10万人。龙平渠灌区对推动我县工农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龙门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渠”、“丰收渠”。由于龙平渠始建于建国初期,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工程施工工艺落后,建设标准低,沿渠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且经过五十多年运行,大部分渠道建筑物严重老化,渠道渗漏日益严重,造成输水能力下降,灌区的正常运行和灌溉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实际灌溉面积4万多亩,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决心筹集了300万元资金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龙平渠节水改造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先后完成了工程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评审、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以及工程可行性报告技术评审等多项工作。
           据了解,龙平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总投资1.4亿元(不包括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下拨的2500万元资金),计划改造渠道92.61公里,建设渠系建筑物652座,施工期约3年。工程完成后,将消除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满足6.74万亩灌溉面积的用水要求,充分发挥灌区原有的灌溉效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龙平渠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是县水利局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工作方案》的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工程第一期计划在今年底率先对平陵、龙江支渠30公里农综项目及干渠渠首5公里渠段实施改造,工程总投资近4000万元。
            为切实做好龙平渠灌区节水改造实施前的各项工作,9月6日下午,县水利局林建辉局长亲自到龙平渠管理处召开职工动员大会并提了5点要求:一是要注意抓好干部职工的动员工作,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把改造工作落实好;二是要做好工程方案的优化工作,避免出现浪费现象;三是用3个月的时间完善工程实施前的各项前期工作,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四是要全力以赴做好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打造优良工程、阳光工程;五是要统筹兼顾,要做到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两不误,既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又要做好渠道的日常管理工作。

    相关链接:
    龙平渠是龙门县最大的中型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1956年,原设计全长105km,设计引水流量16.0m3/s,设计灌溉面积6.742万亩。龙平渠灌区受益范围包括龙田、龙城、平陵、龙江4个镇。灌溉面积超过全县1/4的农田,受益人口近10万人。龙平渠灌区对推动我县工农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龙门人民亲切地称为“幸福渠”、“丰收渠”。由于龙平渠始建于建国初期,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工程施工工艺落后,建设标准低,沿渠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且经过五十多年运行,大部分渠道建筑物严重老化,渠道渗漏日益严重,造成输水能力下降,灌区的正常运行和灌溉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实际灌溉面积4万多亩,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大决心筹集了300万元资金于2008年8月正式启动了龙平渠节水改造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先后完成了工程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评审、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以及工程可行性报告技术评审等多项工作。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