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创作106米长卷获评吉尼斯之最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创作106米长卷获评吉尼斯之最

转载 2010/09/19 09:43: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刘艳霞 1542 阅读 0 评论 2 点赞

    他左手托着鼻梁上的眼镜,右手执笔蘸着颜料,细细端详了一阵后,认真地在一幅龙门农民画上署上自己的名字:陈权枢。昨日上午,记者见到龙门县文化馆副馆长、龙门农民画协会会长陈权枢时,他正在创作一幅《赛龙舟》的龙门农民画。“龙门农民画发展至今,画作的内涵、意境等明显提升,画家更大胆地表现当地民俗风情,提升了画作的艺术价值。”陈权枢如是说。
首幅作品澳门展出被高价买走
    陈权枢老家在龙门县龙江镇,离县城20多公里。1982年,他从龙门县龙城第一中学毕业后,凭着从小对绘画的兴趣,拜龙门农民画画家谭池发为师,开始学习创作龙门农民画。1984年,他到县城专职绘画,靠微薄的工资延续着自己的梦想。1985年,他与龙门县文化馆签订合约,每个月领取60元工资,并搬进了单位宿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龙门农民画创作上。陈权枢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个月难得回家一趟。
    “一个太阳,一个月亮,象征着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状态;稻穗、猪、牛等等,则象征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陈权枢这样解释他的画作《喜唱丰年》的寓意。昨日,在陈权枢的龙门农民画个人工作室,记者看到了陈权枢1988年创作的一幅龙门农民画作品《中秋月夜对山歌》。陈权枢告诉记者,这是他独立创作的第一幅作品,表现了龙门县中秋夜男女青年对山歌的风俗,原作在1988年到澳门展出时,被一位澳门政府官员以高价买走。
培养逾百名龙门农民画学员
    20多年来,陈权枢把乡土人情、民间风俗、法律知识等融入龙门农民画创作中,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作品,培养了100多名龙门农民画学员,为龙门农民画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2005年9月,陈权枢创作的一幅长106米的画作 《农民画乡,文化田原》获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最长的农民画)奖。2007年9月,陈权枢的作品《喜唱丰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农民画大展优秀奖。2009年1月,陈权枢的作品《丰年乐曲》荣获第三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银奖。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