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省市人大代表一行参观新农村建设
代表们查阅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资料
6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青率省市人大代表到我县就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下简称“双到”)工作展开视察活动。通过现场参观龙江镇岭咀村和龙华镇马嘶村的扶贫项目建设和走访贫困户,省市人大代表一行对两村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印象深刻,并在座谈会中对我县因地制宜、特色扶贫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县领导许志晖、廖志基、江建兰、谢月明参加了座谈会。
据介绍,我县在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涌现出多种创新做法,并取得明显成效。如将扶贫资金1240万元统筹置换路溪电站,31个省级贫困村均参与电站年终分红,每个贫困村每年可获分红3万元;通过签订帮扶责任书,使帮扶责任人、帮扶对象、帮扶所在村明确各自责任,相互督促;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先考虑投放资源改善贫困村村容村貌、农村饮水和村道建设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四民主工作法”,让群众真正成为扶贫开发的工作主体和收益主体;通过建设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大力开展文化扶贫。
“通过实地视察和与贫困户交流,切实感受到龙门扶贫工作的显著成效。”叶青指出,龙门将扶贫“双到”工作不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更当成一个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机遇和责任,显示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他认为,龙门在推动扶贫“双到”工作上措施得力,方法创新,且成效显著。尤其是一些特色扶贫措施,既是对探索如何建立扶贫不返贫长效机制的良好践行,也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就下来进一步做好扶贫“双到”工作,叶青建议,要继续创新扶贫方法,并因“户”制宜,加大对老弱病残贫困户的帮扶力度。要加快推进莞惠产业转移园建设,促进贫困户就近择业。对勤劳致富、特色致富的典型,要加强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扶贫工作开展。应着力提高村干部落实政策措施和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水平,并进一步探索和总结长效扶贫工作机制。
省人大代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表示,为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落到实处,我县在制定规划时,不光包括了省级扶贫户,连面上的贫困户也一起承担起来。另外,通过签订帮扶责任书,进一步明晰帮扶责任人、帮扶对象和帮扶所在村三方责任,使其相互督促。“龙门要稳定脱贫,必须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拿出切实有效并能带来稳定收益的项目集中帮扶。”许志晖强调,在探索稳定脱贫道路方面,我县一直坚持因地制宜,注重采取综合措施和发挥龙头作用,扶贫效果明显。
对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根本出路,许志晖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大力发展龙门特色经济。只有龙门整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问题。目前,龙门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发展致富的作用已经凸显,下来龙门整体的发展将为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他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针对此次省市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研究。对于剩余15%的贫困户要做好调查摸底,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案,并尽快地抓好落实。
副县长谢月明就我县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与会的省市人大代表也就视察见闻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据悉,到目前为止,省级贫困村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最高达13.7万元,提前实现村级脱贫目标。661户贫困户初步脱贫,脱贫率达到85.3%;全县每个乡镇都有1至2个脱贫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户户有就业、年年有收入”的目标。2010年12月省扶贫“双到”考评组对我县进行考评,考评得分为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