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记者近日了解到,今年龙门的罗非鱼收购价一路高涨,每公斤价格从去年的7~9元上涨至11~13元,这不仅让罗非鱼养殖户大赚,更提高了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不少养殖户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东莞、增城等地的客商纷纷表示要在龙门建养殖基地。
优越自然环境是养殖罗非鱼最大资源
在龙城街道鸬鹚村拥有110亩鱼塘的村民李邬根向记者介绍,龙门一路高涨的罗非鱼价格没有影响外地收购商的热情,甚至增加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收购商。“他们宁要龙门5元一斤的罗非鱼,也不要增城、顺德3.5元一斤的罗非鱼。”李邬根透露,为节约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一般鱼塘会采用与家禽混养的模式,但他和周围村民经营的鱼塘拒绝混养,只用固定品牌和优质饲料喂养,再加上龙门优良的自然环境,养出来的罗非鱼没有土腥味,而且肉质鲜嫩、爽滑,即使价格稍高也非常受欢迎。今年罗非鱼价格高涨让李邬根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他还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从广州引进一些热带水产鱼,增加养殖种类。
同样打算扩大养殖规模的还有在龙门投资的东莞人叶布团,他6年前在龙门开始承包鱼塘养殖罗非鱼。叶布团认为,现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让龙门产的罗非鱼走俏,周围朋友看上了龙门的养殖环境。然而,促使他扩大养殖规模的理由不仅仅是今年罗非鱼价格高,还有龙门优越的自然环境给养殖业带来的机遇,并且随着未来数条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输成本将大大缩小,为龙门养殖业创造了较好机遇。
到2015年完成1万亩鱼塘整治改造
据龙门县畜牧兽医渔业局水产股杨伟雄介绍,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食性杂、群体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龙门县水质优良,自然环境优越,出产的罗非鱼达优质一类。据介绍,近年来,龙门罗非鱼养殖有了大幅度增加,产量已从2005年的1511吨增至2010年的1859吨。
杨伟雄说,龙门罗非鱼养殖呈现“生产分散、规模较小、品牌不强”等问题,要扩大龙门养殖罗非鱼的生态效应,需对渔业发展进行转型升级和合理规划。他表示,目前,县畜牧兽医渔业局正致力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加快罗非鱼标准化养殖,通过该项目实施,全县将建立100户罗非鱼养殖示范户。
同时,推进低产鱼塘整治改造工程,全面开展以低产鱼塘整治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低产鱼塘进行改造,力求达到鱼塘的养殖生产条件和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养殖产量、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预计到2015年,全县将完成1万亩鱼塘整治改造任务,改造后鱼塘年亩产新增200公斤,新增产值1200元。
此外,要变数量为质量,推动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将创建渔业协会或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协会组织技术培训,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成果,促进农业新成果普及、推广和应用,走“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养殖户+基地”的发展路子。
本报记者谢 磊 特约通讯员刘耀龙 通讯员熊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