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外地客商到龙门“抢”猪加剧猪价涨势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外地客商到龙门“抢”猪加剧猪价涨势

转载 2011/07/20 22:50:5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281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近段时间,猪价暴涨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话题,然而在“疯狂的猪价”背后有着多少非市场因素推波助澜,高猪价是否让养殖户真正受益,面对暴涨暴跌的猪价波动养殖户又该作何抉择?记者通过采访一探究竟。

    “疯狂的猪价”背后
 
    对于鲜猪肉价格上涨的背后原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去年这个时候是猪肉价格最低的时候,猪肉价格低就会导致养殖的减少。所以,这个阶段出现了育肥猪上市的阶段性偏紧。另一个原因是部分饲料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姚坚表示,对于猪肉价格的调节,应当以市场为基础。随着猪肉价格缓慢地回升,养殖户会继续增多,将保证后续猪肉的供应。
 
    猪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其实,就我县而言,本地生猪养殖完全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此次全国性市场生猪供应紧缺,许多外地收购商纷纷到龙门‘抢’猪。”县城中心屠场负责人谢立标表示,现在收购生猪已经越来越困难,“抢”猪现象致使本地生猪外流增加,同时让更多的养殖户估价待售,加剧了龙门猪肉价格涨势。供求关系变化引发了猪价上涨尚属市场规律作用,但记者通过采访得知,不少生猪经销商听说工资水平近期将上调,于是就“留了一手”,准备将猪价上涨进行到底。

    猪价高涨 农户审慎
 
    提起现在高企的猪肉价格,大多数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次猪农应该赚大了”,其实不然。龙城街道鸬鹚村养殖户李保全告诉记者,现在饲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不断上涨,今年高涨的猪价一部分是因应成本上涨,另一部分则填补了之前价格低迷时期的损失,从一个时间段来看是处于相互平衡的,猪农获益并不大。
 
    近年来,猪肉价格的上下波动似乎已成为一种规律。2007年、2008年猪价暴涨,国家在猪价保障时推出了能繁育母猪补贴等养殖鼓励措施,养殖户大力养猪,但猪多价跌,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再次暴跌,众多生猪养殖户亏损严重。而今猪价又暴涨,但许多养殖户对贸然扩大养殖则明显变得更为审慎。
 
    从事多年生猪收购生意的谭先生说,现在一些农户的养猪数量不多,利润不大,如果价格暴涨暴跌,更是不容易赚钱,特别是2007年看到猪肉价高就扩大养殖,后来遭遇亏损的猪农,现在更是不敢随意扩大养殖规模了。

    降低成本注重疫情才是王道
 
    市场波动下的生猪养殖到底出路在何方?近年来暴涨暴跌的猪肉价格让龙江镇路溪社区的养殖户刘根感触颇深,他认为,猪农不应该简单地跟随市场价格盲目地扩大和缩小养殖量,也不能赌什么时候价高价低,而应该从养殖的源头—饲料成本和猪病防疫两方面入手,来保障稳定持续收益。
 
    刘根表示,现在许多猪农都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在应对饲料价格上涨和猪病方面非常被动。他向记者介绍,他通过豆渣降解发酵自制猪饲料,还引进发酵床,循环利用能量,最大限度地节约饲料成本。为有效防治猪病,提高养殖效益,他经常从书本和网上查阅资料,学习借鉴先进的养殖技术。此外,他还从广西引进了巴马香猪打造特色生态养殖,该猪采用放养方式,生长周期为7个月,吃草和饲料相结合,既节约成本又生态健康,非常受欢迎。       
 
    温氏养猪场在龙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在饲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已经成为猪农的重大挑战,加上市场波动,传统的散户养殖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养殖,无论是在降低饲料成本还是应对猪病防疫上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将来能更有效地因应市场变化,降低风险。 (熊 亮)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