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社会管理的“龙门创新”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社会管理的“龙门创新”

转载 2011/12/07 16:56:3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南方》杂志 138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开创“四民主工作法”、成立“外来工之家”、建立“农户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人大代表和谐区……近年来,广东省龙门县在社会管理领域不断创新,主动探索经验,积极建设幸福新“龙门”。

    在一个经济体量和财税收入均排名靠后的山区县,如何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创新社会管理办法成为了龙门县“构建和谐幸福龙门”的重要抓手。其实,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龙门县以推行“四民主工作法” 为起点,就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想了不少办法,探索出了许多好经验。

  
让外来工有龙门的“家”

不同籍贯的民工在龙江镇有了自已的“家”。

  
    “以前碰到纠纷,或者利益被侵犯,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打一架。有了‘外来工之家’,碰到事情可以直接找镇里解决。”龙门县龙江镇的外来工谭仕荣说。
   
    为确保“家”与“协会”长期有效运作,龙江镇党委、政府使出5条实招:一是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二是每年拨付2万元作活动经费;三是引导其完善工作制度;四是作出“三不”承诺:不让1名外来工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1名外来工子女上不了学,不让1名外来工维不了权;五是将“家”事作为大事重点对待。

    自从2008年6月,龙门县首次在龙江镇试点建立全市首家“外来工之家”,主动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难题,全方位服务外来人员,确确实实让外来工有了家的感觉。

    来自贵州的陈海在龙江一编织袋厂打工,2009年10月份,工厂拖欠了他和工友2万多元工资。与工厂多次交涉没结果后,10月12日,他通过“外来工之家”的老乡代表把事情反映到镇里。很快就有镇干部找他了解情况,并找厂方协商。经过多次努力,11月17日他和工友们终于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在“外来工之家”的墙上,整齐张贴着各种详细制度。“外来工之家”还有众多贴心服务外来工的职能:包括负责接待外来工的来信来访,调解劳资纠纷,协调外来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外来工与本地村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帮助解决找工、看病、子女上学等各方面的困难。对政府部门干部的服务不满意,也可以向“外来工之家”反映。

    成立3年多以来,该镇成功调解处理26宗外来工劳务纠纷事件,帮助外来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件。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广东省社情民意调查队到该镇进村入户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镇村民与外来工对社会和谐满意度达99.6%,为全省最高。
   
首创农户诚信守法档案

龙田镇旧良村民代表喜领“诚信守法户” 奖牌。

    近年来,龙田镇依靠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和邻近县城的地理优势,特别是益力矿泉水等大型项目相继落户当地,龙田经济迅速发展,GDP年增长达20%左右。

    伴随经济的发展,当地村民的各类利益纠纷也逐渐增多,村风民风在新的利益调整格局面前遭遇新的挑战。龙田镇领导班子通过对以往社会矛盾纠纷的梳理和反思认为,问题的根子出在不良风气侵蚀及社会诚信的流失。只有从根本上培养“诚信守法”的社会风气,才是改变工作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

    经过一番调查讨论,龙田镇选择了档案管理的方式。2009年初,龙田镇村民“诚信守法档案”的管理尝试迈出了第一步。全部村民小组建立了一个诚信档案,所有农户都按“守信受益”的原则,对信用评估级别较高的个人,符合入党提干、参军条件的,优先考虑;个人创业经办企业的,在政策和资金上优先给予扶持。年终镇委、镇政府对村民小组完成各项指标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时,会在贷款、低保照顾、困难补贴、智力扶贫等方面优先考虑诚信守法“星级户”,而凡受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违反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安全生产、信访条例的农户,都不能列入诚信守法服务星级户。

    经过近2年的工作实践,实施农户诚信守法档案管理制度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避免了许多纠纷,还有力地促进了村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知礼诚信风气逐步形成,龙田镇也因此获得了 “省五个好党委”“省刑释解教先进单位”“市依法治镇工作先进单位”“县信访工作最佳乡镇”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