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在文化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引起了中央主流媒体的关注。1月8日,《中国经济周刊》专家记者调研团到龙门就当地经济社会建设涌现出的亮点进行调研采风。调研团一行受到了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彩萍的热情接待。
当天,《中国经济周刊》专家记者调研团分组走访参观了中国农民画博物馆、莞惠产业园、城区防洪工程、塔山绿道等,并就廉政三思堂和警示教育基地建设以及外来工之家、永汉油田四民主工作法等社会管理创新举措进行深入采访。
《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季晓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龙门的后发优势表现突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必将后来居上,实现赶超发展。他对龙门农民画等文化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赞赏。在参观中国农民画博物馆时,季晓磊应邀欣然题词写下了自己的感受:“龙门神韵 国际视野”。他认为,龙门在挖掘地方文化底蕴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文化产业布局良好,尤其是在推动农民画产业发展市场化运营方面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与此同时,季晓磊对龙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欢迎晚宴上,何彩萍介绍了龙门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建设等基本情况。她说,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以功能比强弱、以特色比高低、以文化论输赢”的发展追求方向,坚持“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农业稳县、旅游旺县、文化强县”的战略,围绕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生态经济特色县”的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生态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特色文化产业,着力构建“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县域经济框架,全县经济社会驶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已经形成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和新型工业并驾齐驱、多点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她指出,随着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的建设加快,龙门与珠三角城市的联系更加密切,龙门将迎来更加开放和快速的发展。
此外,我县向《中国经济周刊》赠送了《愉悦龙门》长幅农民画卷。我县文艺工作者还给大家带来了《舞火狗》等本地风情舞蹈表演。
据了解,《中国经济周刊》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内目前唯一一份经济周刊杂志,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份经济周刊,是主要以政经为主的综合经济类期刊,旨在为中央、地方及企业的领导层提供最有决策借鉴价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