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小小一棵杉树苗卖价0.4元,种一亩纯利过万元。昨日,记者在龙门县地派镇采访了解到,普通的杉树苗正成为当地村民手中的“摇钱树”。
林场主从清远赶来买树苗
昨日正好是地派镇的圩日,街上人潮熙攘,格外热闹。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中,摆路边叫卖的一捆捆树苗格外引人注目。大街小巷里,这样的摊档格外多。有的直接摆地上,有的挑着簸箕,有的推三轮车载着。细一看都是清一色的杉树苗,高约一尺,细长针叶泛着晃眼绿光,嫩得还扎不疼手,根须上沾着些湿润的泥土。
“要杉树苗子吗?4毛钱一棵,刚拔来的,包你好种。”卖主们热情吆喝,推销自己的树苗。卖主多,买的也多,而且有不少大主顾。看好货色,谈拢价钱后,卖主摆出来的货,不论多少照单全收。特别的是,买树苗的多是外地人,其中以清远市的居多。他们有的是自己承包山地种树的林场主,有的是专做转手买卖的中间商。这时节的地派圩镇,天然形成了一个杉树苗交易集散地。
来自清远的黄老板,在清远市佛冈县乡下承包了1000多亩山地,准备全部种植杉树。这次特意开了辆卡车来,计划采购80万棵树苗。黄老板说,他也是听别人介绍来的,没想到这里真是名不虚传,杉树苗不但供应量大,苗子质量也很不错。
利用寒冬下种,不耽误水稻生产
离开圩镇到村子里走访记者才发现,地派镇集市上卖的杉树苗不是采自山野,而是当地村民特意培育的。
芒派村是地派镇杉树苗的主产地,田野里见不到多少蔬菜瓜果,却到处种满杉树苗。远远望去,密密麻麻的树苗郁郁葱葱,长得格外茂盛。村民刘灼逢一家正在地里忙着把杉树苗一棵棵拔出来,码整齐后一捆捆扎好。“这些已被人订购,量要得多,价格也便宜些,只算3毛钱一棵。”刘灼逢说,今年他种了两亩地,一亩地能产树苗7万棵左右,除去成本,能赚1.7万元,两亩地就可赚3万元多。
同样在地里拔杉树苗的芒派村村干部刘细球说,种一亩杉树苗,成本投入约3000元。只要保证市场价在一棵0.2元以上,一亩地纯利就能过万元,比种其他作物划算多了。
“今年价格行情好,赚得更多,大家的兴致都很高。”刘细球说,地派由于地势高,冬天特别寒冷,冬种农作物常被冻坏。而利用这段时间培育杉树苗,既不会耽误水稻生产,又避免冬季地闲人也闲的状况。如今,种杉树苗已成为村民们最重要的挣钱门路之一。
采种育苗全部村民自己搞定
杉树苗销路好效益高,可这钱也不是随便就能赚到的,前前后后得费不少工夫。而地派村民培育的杉树苗,从采种到育秧,全部是自己动手弄的,卖出的杉树苗是名副其实的本地土产。
育苗的种子得从山上采回来。每年晚稻收割时节,成年杉树结的果子也差不多成熟了。于是忙完农活,大家就纷纷上山采摘杉树果子。“采摘杉树果子可不是个好玩的活。”刘灼逢说,杉树叶子如针,果子也有很多刺,一不小心就被刺到。采果的人双手被刺伤可以说是家常便饭。杉树的刺很尖很硬,穿透力特强,戴塑胶手套都不管用。
果子摘回来后,放在太阳下晒,晒到果瓣裂开,细小的种子才能从里边脱落。品质好、长得饱满的种子精挑细选出来后,到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播种。“杉树苗要育得好,关键有两个:一是基肥要足,二是防病。”刘细球强调说,种子常有携带的病菌,要是这关没把好,那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树苗培育完善地派杉树产业链条
村民们说,规模日益壮大的杉树苗产销生意,最早其实只是地派发展杉树种植业的一个副产品。
地派镇接壤广州从化,位于龙门北部。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一直以来,当地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为脱贫致富,地派人充分利用农地少山林多,气候和水土适合杉树生长的优势,大力发展杉树种植。近年来在木材市场持续旺盛的行情推动下,如今杉树种植跟生态旅游和瓷土矿开采一起,成为地派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走进地派,满山遍野都是杉树林,见不到一处荒山。与之相关的木材加工业也迅速兴起。目前,该镇已有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上百家。
大面积种杉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到镇外买苗既麻烦成本又高,为了方便,有村民就开始尝试自己育苗。树苗长出来自己用不完的,就卖给乡亲邻里。后来,人们发现育树苗卖本身就是一桩好生意,投入少时间短见效快,于是慢慢形成了规模,销售范围也从本地消化变成了外销为主。
无心插柳柳成荫。杉树苗产销市场壮大,让地派的杉树产业从育苗种植、加工形成了完全的产业链条,三部分互相促进,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