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猪场工作人员用菜叶细心喂食。 吴晋翔 摄
“邱艳平厉害啊,很多男人都不敢想的事,她一个农村妇女的却敢想敢做,而且还干成功了。”在平陵镇早塘村委麒麟村村民小组,村民提起邱艳平,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她啧啧称赞,称她是女强人。38岁的邱艳平,凭着聪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在养殖生猪的大潮中闯出了名堂。
不顾家人的反对,投身养猪创业初获成功
记者眼前的邱艳平没有想象中那种商人的精明,微笑的脸显露出农村人的淳朴。邱艳平出生在韶关市郊一个富有的家庭,15年前她认识到了并不富裕的丈夫,后来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他。丈夫在一家农业公司工作,她在一所幼儿园当老师,像大多数家庭一样日子过得简单平淡。
2005年猪肉价格急速上涨,邱艳平觉得猪肉供应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转行养猪一定能赚钱。“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她大胆地辞掉工作,在自家的山坡上办起养猪场。
起初,家人听说邱艳平要养猪的时候都坚决反对,认为一来养猪风险太大,二来那么大的养猪场一个妇女人家干不来。可邱艳平是一个只要决定了就不会反悔的人,幸而她的想法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2005年底,在一片质疑声中,邱艳平拿出了自己和丈夫多年打工存下的10万元建养猪场。毫无养殖经历的夫妇没想到,猪场前期投入大,养殖区主体修建还没竣工,就已捉襟见肘,以后买仔猪、饲料就更缺钱。邱艳平便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向银行贷款又筹集了10多万元。随后,300头养殖规模的猪场建好后,邱艳平从市场买回了200多头仔猪开始养殖。
由于精心饲养,仔猪长势良好。5个月后仔猪出栏了,除去成本,赚了6万元。第一批猪赚钱后,更坚定了邱艳平继续养猪的决心。
养猪路上多艰辛,凭借努力猪场“咸鱼翻身”
养猪场在邱艳平的妥善经营下,逐步走上了轨道,一家人对养猪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可养殖业向来都流传着一句话“家财万贯,带毛不算”,养猪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
在养猪的第二年,邱艳平一次购来了300头仔猪,谁知过了没几天,仔猪的食欲每况愈下,一检查才知道引进的都是带病仔猪。“头一次碰到这种状况,我们一家想尽办法帮仔猪退烧、消炎但都不管用,打下的针剂、灌下的药剂也如石沉大海。”提到那次经历,邱艳平仍心有余悸地说,在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有七八头仔猪死掉,不久,这些仔猪陆陆续续地全死了。眼睁睁地看着死去的猪被拖走掩埋,邱艳平心里如刀割一般。要知道,为了给这些猪治病,已经花了好几万元,加上采购仔猪的成本,一次就亏损了20多万元,上一年卖猪所得的收入也全搭了进去。
这次意外,毫不留情地给了创业路上信心满怀的邱艳平当头一棒,看着空荡荡的养猪场,邱艳平欲哭无泪。然而,惨痛的教训并没有把她打趴下,反而让她懂得了科学养猪的重要性。她很快就重拾信心,想方设法再次通过向亲戚朋友借款、向银行贷款又筹措了近10万元准备东山再起。
这次投资之前,邱艳平仔细梳理反思了自己之前养猪创业过程中的得失。她先把所有猪舍彻底消毒了一遍,两个月后购进200头仔猪。同时,她买来专业养殖书潜心研读,请来专业的兽医现场指导,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她慢慢开始掌握了给猪看病治病的基本疗法,及时采用了养猪场定期消毒、防疫等科学办法。靠着她的努力,当年养殖的猪没有一头因病死亡,养猪场终于“咸鱼翻身”,迎来发展的春天。
用“两条腿走路”,养殖特色猪——陆川猪
在经营养猪场的几年里,生猪市场价格的强烈波动让邱艳平意识到单靠单一品种的猪是难以抗拒市场风险的。就在这时她听到朋友说养殖陆川猪不错,这种土猪耐粗饲,容易饲养,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通过多番上网了解相关资料,邱艳平最终决定饲养陆川猪,用“两条腿走路”,以此应对猪场猪品种单一、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2009年她从广西引进40多头优良陆川猪种,进行自繁自养。
“陆川猪皮薄肉嫩、瘦肉率高,其本身除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作用,能够预防贫血,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饮食消费观念。”邱艳平表示,出于对品质的认可,陆川猪肉一市斤20元左右,约为普通家猪价格的两倍,市场效益相当可观。
与普通家猪的饲养方法不同,邱艳平的陆川猪采用传统农家饲养方法,喂的饲料是混合了米糠、蔬菜瓜果等粗粮饲料。她认为,这样长出的猪肉才够鲜嫩,为此,她把猪场附近的荒地用来种粮种菜,把种出的蔬菜粮食喂猪,这种循环养殖模式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
“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虽然特色陆川猪肉的价格比较高,但仍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丘艳平介绍,目前养殖的陆川猪除了本地餐馆、酒楼会预定外,前来购买陆川猪肉的普通市民也越来越多了。邱艳平透露,去年出栏的陆川猪获得收入近10万元。
不吝啬传授经验,逐步向“现代化”过渡
邱艳平养猪致了富,名气越来越大,前来了解养殖技术的村民络绎不绝。面对村民的请教,邱艳平从不吝啬,每次都热情接待,悉心传授。从建猪舍到购仔猪再到饲养过程,她还经常给那些有养殖需要的养殖户提供参考意见。在她的带动下,仅麒麟村就有好几户农户开办了养猪场。
如今的邱艳平已经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养猪场现有母猪30多头、肥猪400多头、仔猪300余头,年出栏肥猪1500多头。但邱艳平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觉得,只有不断增加投入,扩大再生产,才能上规模,获取更大效益。邱艳平向记者透露,她马上就要扩建养猪场,并且要逐步向现代化养猪靠拢。
“不管困难有多大,只要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没什么是做不成功的。”邱艳平表示,自己在养猪事业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曾经想到过放弃,但总想拼一拼,现在苦尽甘来,总算小有成就,对以后的养猪更有信心了。
(吴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