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坚守“珠三角生态花园”定位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财经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坚守“珠三角生态花园”定位

转载 2012/07/26 17:10:1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惠州日报 147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编者按:近年来,龙门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开展环境保护,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呈现出“山青、水绿、天蓝”的优美和谐景象,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本报《龙门时政》今起开设 《生态立县》栏目,分“发展思路篇”、“环境保护篇”、“绿色崛起篇”3个篇章报道龙门如何发展生态经济。敬请垂注。

发展思路

    “绿色生态是龙门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生态型发展之路是龙门的必然选择。”“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让青山绿水成为龙门最大的财富。”——— 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

    盛夏时节,走进珠三角生态花园——— 龙门县,只见郁郁葱葱、满目秀色的群山连绵起伏,碧水青山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条条公路在崇山峻岭中飘逸着绿的神韵,阵阵山歌在松波杉浪中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目之所及,尽显绿意盎然与生机勃发,处处呈现“城在林中、村在林中、房在林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绿色世界。思路引领发展方向,如此秀美风光与龙门县坚定不移地实施 “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力争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在珠三角保持优势

    横贯龙门县全境的九连山脉、罗浮山脉好比一双肩膀,把龙门揽在怀中。龙门河蜿蜒流淌在县域中线,沿岸遍布森林温泉。山地多,平地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独特地理条件决定了龙门不可能走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路子。

    “如果我们按照珠三角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从现有条件看永远赶不上珠三角发达地区。所以我们必须走一条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同时又能够与珠三角地区形成产业互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够尽快缩小差距。”龙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龙门作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如何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摆在龙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30多万人民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成为研究循环经济的许志晖博士思考最多的问题。

    龙门县将发展功能定位为 “珠三角生态花园”,发展目标为 “生态经济特色县”。“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有两重意义:一方面要求龙门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在珠三角保持优势;另一方面要求生态型产业发展要在珠三角形成竞争力。”许志晖说。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成为全县人民共同心声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在龙门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能否行得通?群众有担心,干部有顾虑,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情绪。“当时有不少的干部群众反应强烈,认为这是在臆想蛮干、哗众取宠,是不可能实现的。”龙门县委副书记、县长林洪与记者谈到刚提出这个思路时的情形,一脸的沉重。他说,为消除大家的顾虑,统一全县的思想,龙门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上下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认真研究国家的宏观政策,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深入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路打开了、认识提高了,越来越觉得良好的生态,既是宝贵的资源、重要的生产要素,更是潜在的、现实的生产力。加快发展,实现赶超崛起,成了全县人民的共同心声;保护环境,呵护绿色生态,更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期待。

    “这方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赐给龙门的绿色‘聚宝盆’,是祖祖辈辈留下的珍贵遗产,是别人无可企及的独特优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就是要通过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建设,使龙门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把龙门建设成为‘山水最美、生态最优、环境最好’的珠三角生态花园。”面对记者的采访,干部群众侃侃而谈。有了这种共识,干部群众的信心越来越足,从开始的不理解到逐步认同,并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如今,无论是在机关学校、厂矿企业,还是在乡镇村寨、居民家中,大家都在争当“生态立县”的宣传者、建设者,生态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

本报记者谢 磊 通讯员胡著好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