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今年6月初,政府已率先为全县种植户的早造水稻全额购买保险。 县农业局供图
今年6月,我县龙潭、永汉、麻榨、龙江、蓝田等乡镇遭受连日暴雨袭击,致使大部分农作物受灾严重。近日,记者从县农业局获悉,这些乡镇受灾水稻的种植户将可获得一定的保险赔偿金。
县农业局种植业股相关负责人指出,从2012年开始,我县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以下简称水稻保险)实现全覆盖。今年6月初,政府已率先为全县种植户的早造水稻全额购买保险,投保面积为129233亩,缴纳保费约为193.8万元。据了解,目前各乡镇的水稻受灾面积正在紧张地上报统计中,经相关保险公司勘察核实后,农户可获取相应的保险赔偿金。
水稻保险惠民生受欢迎
县农业局种植业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县的水稻保险此前已于2011年在永汉、平陵、麻榨、龙江4个乡镇试点推行,每亩每造水稻投保金额15元,由省、市、县政府及个人承担相应的保金比例。据了解,凡是购买了水稻保险并因灾受损的水稻种植户已获得了相应的保险赔偿金,该保险的推行受到了农户们的认可和欢迎。
“去年我种植的3.8亩水稻因受洪水灾害影响致使大部分水稻颗粒无收,幸好我购买了水稻种植保险,保险公司赔付了近700元,才不至于血本无归。”想起2011年5月受灾的自家水稻,平陵镇路滩村农户谢怡春至今仍是心有余悸。谢怡春告诉记者,2011年5月的一场洪灾把平陵河里大面积的水浮莲冲进了路滩村,他种植的3.8亩水稻因靠近河边受灾严重,其中2亩水稻完全被水浮莲覆盖而颗粒无收,1.8亩水稻则被洪水冲刷倒伏在田里导致水稻减产近七成。但谢怡春因灾前购买了水稻种植保险而获得部分赔偿,不致于血本无归。而在路滩村,其他购买了水稻种植保险的农户受灾的水稻也获得了相应的保险赔偿。
据悉,2011年我县水稻保险投保面积共6244.06亩,其中早造1136.26亩,晚造5107.8亩。缴纳保费共76801.95元。时年发生水稻受灾案件1例,地点在平陵镇路滩村,理赔面积4.869亩,理赔金额1314.63元。
政府全额为12.9万亩水稻上保险
“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是我县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要求,为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而开展的一项业务。水稻保险按照“政府主导、商业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逐步构建市场化的种植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旨在提高水稻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
据介绍,水稻保险是以县为单位统一参保,以农业主管部门为投保人,以村为单位列明种植面积,以种植户为单位列明被保险人清单。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龙门支公司经办。据统计,我县所有经过政府部门审定通过的品种,符合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规范标准和技术管理要求、种植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以及生长正常的水稻均纳入保险范围。水稻保险费用为每造每亩15元,由政府全额承担。其中,中央财政承担35%,省财政承担30%,市、县财政各承担17.5%。与去年试点推行购买相比,种植户已无需承担保费。
据县农业部门介绍,目前我县早造水稻已全部登记造册并投保,参保面积为129233亩,缴纳保费约为193.8万元。
受灾水稻每亩最高可获300元赔偿
据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水稻保险的有效期是从各造秧苗在田间移栽成活返青后开始(直播稻从种植齐苗后开始),至保险水稻开始收割时止。在此期间水稻因暴雨、大风、冰雹、滑坡、泥石流、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等造成水稻的损失、死亡或植株损失率达20%(含)以上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也就是说,水稻种植过程中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大型灾害造成的损失按情况可获得相应赔偿,最高每造每亩赔偿300元。
据悉,受灾水稻的理赔方法由村登记汇总农户的报案记录,以乡镇为单位负责向保险公司和县农业主管部门报案后,由保险公司与受灾地镇政府会同村委会组成理赔查勘服务小组进行现场查勘、定损,确定损失面积和损失程度,做好记录,并在村委进行公示获取被保险人代表认可后即可将理赔金拨付到被保险人的账户。(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