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领导干部大调研】创新方法 标本兼治 全面提高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水平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政府机关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领导干部大调研】创新方法 标本兼治 全面提高政法综治维稳工作水平

转载 2012/12/13 01:44:0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中共龙门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邬泽勤 172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龙门县政法系统以“构建大政法、维护大稳定、服务大发展”为工作目标,整合政法各家和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综治维稳工作机制,加强综治维稳工作,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主要情况是:

一、加强综治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构建三级网络平台。建成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提高了对矛盾纠纷的发现能力和对初信初访的办结率。中心建成后,全县90%的信访案件均能在三级中心联动调解完成。二是建立信访事项代理制度。对于基层群众的诉求,允许基层党员、辖区人大代表和挂钩县镇领导代理申诉。三是建立“三级”会诊制度。对历史积案、重点信访案件和信访突出问题,实行三级“会诊”交办制度。

二、加强法制宣传,培育法治精神,认真解决“信访不信法”问题

    因合同纠纷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当前农村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为从源头上解决合同纠纷,龙门县政法委转变工作思路,以法院为主体,在全县乡镇建立了司法惠民工作站,指派法院副院长或庭长兼任工作站站长,聘请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为副站长,聘请1至2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热心于群众工作的村委干部为联络员,每月确定一天为工作站固定工作日,一改往日法官“坐堂审案”的做法,将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一方面,对农村合同签约提前介入,为群众提供法制咨询,提高合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提高群众知法懂法水平,以及运用法制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的自觉性,以潜移默化方式在农村播撒“契约精神”的种子,逐步减少“信访不信法”问题。

三、加强基层民主,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行“四民主工作法”。在村级推行“四民主工作法”,把农村工作纳入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的有序轨道,把基层民主政治引向规范化轨道。

    二是积极探索新农村民风塑造模式,大力开展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在龙田镇尝试推出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有效提高了当地村民法律素质。目前,龙门县委县政府正研究将争创诚信守法先进户的相关内容纳入新时期的村规民约,让村委治村时有“法”可依,提高村“两委”对村民的管理服务能力。

    三是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推动服务对象自治。创新社会管理,在全县推广建立“外来工之家”。“外来工之家”实行外来工自治,会长由外来工自行推选,乡镇政法委书记任副会长,协助引导其完善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工作协调。外来工之家成立,让外来工有了申诉的渠道,有效维护了外来工群体的利益。此外,全县各乡镇还建立了“复退军人之家”等服务对象自治工作站。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的能力

    一是强化政法队伍宗旨意识。要求政法系统党员干部有案迅速妥善处理,无案定期走访群众。二是强化警示教育。在县检察院,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与县委组织部、纪委联合,分期分批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观学习,教育广大干部以案为鉴、闻警自省、警钟长鸣。三是强化预警管理。对重点项目立项、征地拆迁等重大决策引入社会风险评估,把不稳定苗头想在前,把隐患消除在前。四是强化应急处置。对突发性事件,要求县、镇各级政法系统干部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及时妥善处理,防止矛盾纠纷激化,事件影响扩散。五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打击行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文章有删减,未经其本人审阅)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