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百亩梅花繁育基地欲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农业生产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百亩梅花繁育基地欲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转载 2013/03/08 12:09:2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增刊 2607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麻榨镇素有种植青梅制作凉果的传统。山里田间,连片种植的梅林花开只为结梅果,花开时花色洁白似雪、芳香怡人。而麻榨本地人何伟坚却不满足于这种单调的孤美。他寻思琢磨着:能否将具有更高观赏价值的北方梅花品种移种于地处南方的麻榨,改变当地向来只种果梅的习惯?近几年,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个梅园,对北方品种的梅花种植潜心研究,终于育出“朱砂”、“玉蝶”等6个适合广东气候的梅花品种,并成功移种于麻榨。2008年,他在麻榨建立了近百亩的梅花繁育基地,发展梅花文化特色旅游产业。

 基地里近20个梅花品种实现“北梅南移”
  “这是潮塘宫粉、这是朱砂、美人梅、腊梅、玉蝶等等。包括早年引进的6个品种,到目前为止我这里已种植有近20个品种的梅花,花色有粉红色、黄色、浅绿色、红色等,花开的时候方圆百里都能闻到花香。”位于麻榨镇南滩村的惠州同盛梅花繁育科普基地,负责人何伟坚细细地向记者介绍开来。该基地于2008年建立,2012年由龙门县科协挂牌成立“惠州同盛梅花繁育科普基地”,是惠州市的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挂牌的岭南梅花研究繁育推广中心。该基地面积近百亩,种植了“朱砂”、“玉蝶”等6个早期引进的梅花品种以及2012年底新引进的“红台垂枝”、“江南所无”、“龙游”等10多个品种,共5万多棵梅花。

  “梅花凌寒独开的傲骨精神正是我喜爱之处。近10年来我走遍了全国各个大大小小以梅花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发现梅花观光旅游、苗木销售等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产生了发展梅花产业的兴趣。”何伟坚说,正是因为对梅花的喜爱才建立这个梅花基地,还加入了“中国梅花协会”,成为人数极少的会员之一。

 受温暖气候影响花期缩短一个多月
  记者看到,该基地里的梅树连片种植,横竖分明。有的还是小树苗,有的是十几米高的大树,还有已是有百年树龄的古树。为易于辨认,每一棵树都标上了编号。这些梅树树形优美、形态各异,有的树干如潜龙之姿,有的枝条如垂柳之势,单单是树体已极具观赏性。可惜,记者到来时已过花期,梅树上长出了点点嫩叶。

  何伟坚告诉记者,2012年的气候比较异常,冬天比往年温暖得多,而梅花的习性是喜寒,天气越寒冷花开得越多越灿烂,而花期也越长。“去冬今春的气温非常高,这么多年来都没试过。所以今年花期比往年短了一个多月。”他表示,梅花属于亚热带植物,寒冷之后放暖梅花会开得更好一些。通常情况下,农历十二月中旬到来年二月是梅花的开花期,花期长达3个月。

  据介绍,梅花既可盆栽也可地栽,梅花盆栽是一种可观枝干也可观花的盆景。目前何伟坚正着手研究梅花盆栽用以销售。此外市民也可以在家里种植梅花,而种植梅花的季节以冬天为宜。

 打造“日观梅花 夜沐温泉”的连线旅游
  “我这几年到各地的梅花种植地旅游时发现,我国江南以北的梅花文化做得很成功,其观光、销售等经济效益很可观。所以我要把我的梅花基地往文化、艺术、旅游方面发展。下来,计划找另外一个坡度高低不一的山地,种植400亩梅树,让来观赏梅花的游客有移步换景的感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梅林平平坦坦、一眼望尽。”何伟坚介绍说,他计划将梅花基地打造成为广东省屈指可数的大型梅花观光园,集休闲观光旅游、百年古梅鉴赏、摄影绘画、艺术创作、科普宣传于一体,弘扬岭南梅花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岭南梅花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与此同时,借助我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与其他温泉景区形成“日观梅花、夜沐温泉”的连线旅游产业。

  “梅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就惠州来说梅花文化就有1000多年,罗浮山的梅花古韵遗风非常出名,谪居惠州的苏东坡也为梅花留下‘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的诗句。”说起梅花文化精神,何伟坚侃侃而谈。他说,在古代、近代,多少文人墨客都有赞赏梅花的诗词,唐诗里赞扬梅花的就有700多首。说起描述梅花的诗句,何伟坚张口就能道出:“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亦天真。总教借得春风早,不与凡花斗色新。”

(沈知尚)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