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6月28日,省政府副秘书长颜学亮率省林业厅、省府办公厅等相关负责人及省人大代表等省调研组成员到我县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就生态公益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以及居民饮用水水源林专属地情况展开调研座谈。
省林科院周平博士在介绍居民饮用水水源林专属地情况时指出,目前,全省每年人均生活耗水64立方米,从饮用水看,按日平均饮用水5升(年饮用水需求量26.8立方米)计算,到2015年需要年供应饮用水30.82亿立方米。广东省人均水资源量偏低,未来人口增加,将使得水量丰沛的广东在未来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建设广东水源林体系,保障广东省水资源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水源林专属地建设都是一项战略性的建设内容。”周平博士指出,对于人口多、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下游水污染问题相对多的广东在水源林专属地建设方面的需求会更加迫切。她认为,广东具有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基础和水源林建设工程基础以及良好的科学研究单位和科研项目基础,建议通过调研,摸清我省哪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符合水源林专属地建设标准,将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纳入水源林专属地建设范畴,并启动“建设广东省水源林体系,保证广东省长期饮用水安全”可行性研究。
“南昆山完全可以为广州提供直供饮用水。”省人大代表、省林科院院长张方秋指出,广州借鉴香港做法,将万绿湖原水直供广州居民饮用值得肯定,但如果广州、东莞、深圳等地都依靠万绿湖,或将使其不堪重负。他认为,广东省一类水源还是不少,像自然保护区这种大片森林、稀少人烟的地方是非常优质的水源林。他建议,选择两三个试点,启动水源林专属地建设。
水源林专属地的建设离不开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省政府副秘书长颜学亮指出,必须明确全省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目标,严格管理,提高补贴。各地要根据省的规划,从当地实际出发,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工作。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对接机制,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利用机制,完善林业补偿机制,为广东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作出贡献。
座谈会上,副县长谢月明汇报了我县森林碳汇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舜添、市林业局局长周仲珩就惠州市碳汇造林、生态景观林带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等作了汇报。省林业厅保护区办主任何克军介绍了全省自然保护区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