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举重比赛中,我县龙潭镇南坑村姑娘黎雅君在女子53公斤级比赛中夺冠,更以105公斤的成绩打破该项目抓举世界纪录和全国纪录。另外,同是龙门人的龙江镇路溪社区姑娘陈秀英,在全国众多举重比赛中多次获奖,在2007年秘鲁举行的世界大学生举重锦标赛中夺得48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第一名。黎雅君在2011年被召入国家女子举重队(正编),成为正式的国家运动员,每月均获得国家发的工资。为什么我县能出现像黎雅君、陈秀英等的举重拔尖人才?正编运动员能有工资,一些非编又没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以及从国家队退役的运动员,其今后出路有何保障呢?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县体育局局长王晶晶。
[人才辈出]
黎雅君站在“巨人”肩膀上
王晶晶介绍说,举重是龙门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近些年除了出现像陈秀英、黎雅君这样的获得国家级举重荣誉的体育人才外,也有获得省级奖牌的运动员,像现在我县当教练的李智锋、罗顶峰在省级比赛中就获得了多项荣誉。目前进入市级体校就有3名举重运动员。
“龙门县举重能不断涌现拔尖人才,我想一方面是山区孩子体型及身体灵活度方面在举重上占有优势,加上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想通过体育改变未来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是龙门的举重有强有力教练保障,像陈秀英、李智锋、罗顶峰在退役后均回到了龙门当举重教练。”王晶晶说,“像黎雅君,是站在了这些‘巨人’的肩膀上,起点自然高了。”
对于目前我县举重后备力量的一些具体情况,王晶晶表示不宜透露。她说,这些后备力量需要栽培和鼓励,更要细心呵护,一旦将他们的名字等具体情况向外界公布,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这样对他们的训练反而不利。王晶晶说,“黎雅君是在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中获得奖牌后,才接受媒体等各方关注。”
[重视教育]
运动员退役获本科学历证书
王晶晶表示,我县一贯坚持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在今年初,县科教局和县体育局联合出台了《2013年龙门县县城中小学校体教结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结合当前龙门县体育传统项目,建立健全学校运动队及体育特色学校的布局,在县城部分中、小学校设立体育特色学校(班、训练点),每个体育特色学校(班、训练点)均安排了教练,要求教练每周一至五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下到各自负责的点对运动员进行各有关项目训练。目前我县在龙门中学、高级中学、龙城一中等学校设立了举重、足球等训练点。
“毕竟运动生涯对大部分运动员来说是比较短暂的,获得文化知识和技能才能为运动员的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王晶晶说,所以在惠州市、广东省等体校都是坚持体教相结合。对于一个运动员,如果在十六岁时仍未崭露头角的话,体校一般会建议他们报考其他职业中专学校或普通高中学校。对于在编的体育竞技比较突出的运动员,体校对他们的文化学习也不会放松,要求其文化科的学习成绩要达到一定水平,在他们参加比赛时落下的文化课在比赛结束后要补回来。
据介绍,黎雅君当年从龙潭镇南坑小学挑选为我县运动员后备人才后,被安排到龙城二小上学,教练则每天下到学校对其进行举重训练。在陈秀英进行举重训练时,还参加文化课学习,在退役后,陈秀英已经获得由广州体育学院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陈秀英有较高的体育技能和文化素养,所以她的工作表现相当不错。”王晶晶说。(李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