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小孩玩游戏掉“扣费陷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小孩玩游戏掉“扣费陷阱”

转载 2013/11/07 17:08: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愉悦龙门网 作者:新龙门 185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移动信息化快速普及的今天,手机不仅只是成人的通讯娱乐工具,也是儿童手中的玩物,其中,手机游戏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但家长在给孩子玩游戏时却很少注意到,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掉入“扣费陷阱”。

孩子误点功能被吸话费

  近日,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4岁大的儿子喜欢玩手机游戏,只要她在家,孩子总吵着要手机玩游戏,由于孩子年纪小天性爱玩,自己也就没有多管他。最近李女士下载了一款名为“神庙逃亡2”的免费游戏,儿子很快就上手了,而且每天都要玩上几局。几天后,李女士收到了手机余额不足的提醒,“刚充100元话费,才一个星期就余额不足?”李女士感到疑惑。

  后来,李女士在观察儿子玩游戏时才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儿子玩完一局游戏后,画面中会弹出收费广告栏提示,儿子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只能在手机上一阵乱点,随即成功购买了2元游戏币。李女士觉得,虽然小孩子可能贪玩点击了收费项目,但游戏公司对消费没有二次确认的行为存在“扣费陷阱”的嫌疑。

  针对李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用自己的手机随意下载了几款热门免费游戏。在测试中,记者发现虽然这些游戏都是免费下载、免费安装的,但大多被植入广告,在游戏过程中经常出现“复活”、“道具”、“关卡”等功能的弹窗广告,点击此类功能通常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儿童在不能识别内容的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误点。

玩前关闭网络通信连接

  在深圳一家网游公司工作的小曾告诉记者,用户购买服务是手机游戏开发商主要盈利途径,所以多数手机游戏都会设置收费道具或收费关卡。孩子认知能力弱,无法分清是否会被扣费,而且孩子在玩游戏时,家长也不可能一直陪在旁边看着,因此很容易掉入“扣费陷阱”。

  另外,小曾还指出,与有收费提示功能的手机游戏相比,一些针对热门游戏重新开发的山寨游戏收费行为更加隐蔽。这些山寨游戏会在名称、图标、界面等与正版完全一样,借助原创的知名度来吸引用户下载,但这些游戏会内置恶意广告插件与病毒代码,用户一旦下载使用,内置的病毒会屏蔽扣费信息提示,手机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流量消耗、扣话费等多种危害。

    就如何正确引导小孩避开游戏设置的陷阱,小曾认为,家长应多引导小孩,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尽量让小孩少接触手机游戏,如果确实要给小孩玩可以开启手机飞行模式,关闭网络和通讯连接,杜绝扣费信息上传。同时,小曾表示,家长应通过大型正规手机应用市场下载游戏,并在手机上安装一些杀毒软件和广告拦截软件,尽量降低手机游戏吸费的风险。(吴晋翔)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