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柑桔种植历史悠久,从清康熙二十六年的《龙门县志》开始有“桔”的记载。通过近期的普查,全县现存百年以上树龄的柑桔树有近百株,至今仍硕果累累,未见衰老。近几年,龙门柑桔已经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柑桔产业也已成为我县农业的支柱产业,是我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然而,由于柑桔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普遍追求种植效益,忽视了柑桔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忽视了对部分种子种苗质量与栽培管理技术的重视,柑桔黄龙病已逐渐成为我县乃至全市柑桔产业的重大隐患。县水果办负责人黄荣生透露,2013年我县柑桔种植面积20.9万亩,其中感染黄龙病的柑桔面积约占总数的30%。
果农建议木虱主要危害期应统防统治
“传播柑桔黄龙病的主要媒介是柑桔木虱,一旦发现柑桔出现感染黄龙病的症状就要立刻砍除整株病树,防止木虱传播病菌。”近日,在龙田镇石龙头年桔种植示范区,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正在介绍黄龙病的防控管理技术和措施。
据了解,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市柑桔黄龙病疫情呈现蔓延扩展趋势。为有效控制我市柑桔黄龙病的危害,保障柑桔生产安全和柑桔种植者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市柑桔产业的持续发展,近日,全市柑桔黄龙病防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来自全市各县(区)农技推广中心、水果办及各乡镇农技站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技术人员及柑桔种植大户共140多人齐聚我县学习黄龙病防控技术和管理措施。
“在砍除病树之前,要先对整株病树喷施药物杀死木虱,防止其飞入其他柑桔树中。砍除病树后也要对树头喷施药物杀菌,以杜绝黄龙病传播。”该名农技人员一边为学员讲解要点,一边示范做法。据介绍,感染黄龙病的病树叶脉发黄,叶片变脆,主要发生在秋梢,并且由个别枝梢发生开始,不会一下子就全树发黄,哪个枝梢感染病毒哪个枝梢就发黄,出现典型的黄梢。
来自龙田镇王宾村的种果大户廖信道种植柑桔1300多亩。他表示,虽然其果场目前暂未遭遇黄龙病危害,但据其了解周边个别果场却有感染黄龙病的病树。对此,他表示非常担忧。“柑桔长出嫩梢时是木虱危害最重的时候,相临的两片果园如果没有同时施药治理木虱,木虱飞来飞去就会相互传播黄龙病菌。”廖信道认为,除了砍除病树外,在木虱主要危害期果农户应团结起来,以统防统治的手段来治理木虱,这样就能有效地达到防控效果。
柑桔黄龙病树占全县柑桔总面积近三成
据黄荣生透露,2013年我县柑桔种植面积20.9万亩,其中感染黄龙病的柑桔面积占总数近30%。
中国现代柑橘技术体系黄龙病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徐长宝认为,科学治理黄龙病要坚持“十字方针”,即“无病苗木+防木虱+砍病树”。具体防治方法应做到严格检疫、加强肥水管理、砍除病树、培育无病苗木、做好木虱防治和冬春清园工作5项措施。
对于木虱这种传播黄龙病的媒介,我县相关农技人员对其生活习性也作了研究。黄荣生认为,木虱是一种飞不高、不喜移动的“懒虫”,喜在新梢产卵,其二代木虱具有较强的毒性。因此,针对这些特性,果农们在防控黄龙病方面就要在新梢(特别是春秋两梢时期)萌发至老熟期统一喷药治理木虱,尽量减少发病。
黄荣生表示,选用脱毒苗木也是减少黄龙病的一个主要措施。“2012年我县在河源市东源县某山地建了一个50亩的年桔母本园,利用大棚和防虫网培育柑桔脱毒苗,从源头严控柑桔病害。”据介绍,从2014年5月起该基地将开始向我县果农供应16万棵脱毒苗,至2015年起每年也将供应50万棵脱毒苗,基本能满足果农需求。
黄荣生表示,基于年桔品种的晚熟特性和市场经济效益,从2014年起我县柑桔产业将主推年桔种植。他建议,近两年种植粉蕉等作物的田地可继续轮作种植年桔,部分丢荒的果园要全部进行清园,防止其成为木虱的寄居地。重新种植年桔的果农建议以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的形式统一开发一个山冚作为新的种植场地,统一管理、统防统治。
“种植了年桔脱毒苗的果园要围蔽5米高的防虫网同时在果园周围种植荔枝、大蕉等密集防护林,起到防止木虱飞入和防风的作用。”黄荣生表示,如果单种脱毒苗,不种防护林或设防虫网,附近的果场一样会把木虱传过来。同时,黄皮和九里香是木虱寄居的宿主,所以新果园周边也应避免种植这些植物。“建议以粉蕉品种作为黄龙病果场轮作品种。但粉蕉最好种植一造,如果没有巴拿马病可留芽发展第二造,然后再种上年桔脱毒苗,继续发展我县年桔,巩固中国年桔之乡。”黄荣生说。
获中央支持发展“特色柑桔产业发展项目”
据介绍,针对近年来柑桔黄龙病发生比较严重的情况,县政府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从2012年起连续5年将黄龙病防控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每年安排100多万元用于柑桔黄龙病的综合整治。目前,我县也分别在龙田、龙城、龙江三地建立黄龙病防控示范点,以点带面地引导果农科学防治黄龙病。与此同时,通过我县建立的公益性“龙门县优质水果苗木基地”和年桔母本园培育柑桔脱毒苗,将从源头严控柑桔病害。
黄荣生表示,2013年我县还争取了中央“特色柑桔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建设优质柑桔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柑桔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优质柑桔技术支持体系、建设柑桔产业品牌和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几项措施专项开展种苗繁育、示范场建设、技术培训、品牌创建和产品流通、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木虱预测预报工作。通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龙门县柑桔产业的品种结构,加快优质现代柑桔产业的结构调整,合理布局,从基础上改变传统品种品质及配套栽培手段落后等问题;有效提升现代高效柑桔业技术在现代柑桔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传统柑桔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提升龙门现代柑桔产业知名度,倡导柑桔健康养生新理念,为龙门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为龙门现代柑桔产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其文化底蕴。(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