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龙门炒米饼,以前又称年饼,龙门人有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吃年饼的习俗。据当地人介绍,这一习俗始于明代,历史悠久。时至今日,龙门人依然保留着除夕前打年饼的习俗。
临近除夕,记者日前在龙门县城谷行街见到,10多位本地顾客正在挑选各式各样传统木制手刻龙门年饼饼印。县城一饼家负责人李阿姨介绍,打年饼首先要选好饼印,龙门年饼印都是选用优质硬木雕刻各种图案,这些图案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凸显了当地劳动人民祈求幸福、安康的新年愿望。
一位正在购买饼印的龙田镇王宾村村民廖婆婆告诉记者,该村每年春节前夕,各家各户都打年饼。“一来祈求来年幸福安康;二来全家人围在一起打年饼,亲亲密密年味才浓!”
记者随后来到谷行街黄大叔家里。走进厅堂,便听到厨房里传来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的阵阵铿锵。上前细看,只见黄大叔正用一柄大锅铲翻滚着铁锅里渐渐金黄的大米。“米一定要洗好晒干晒透,才能倒进烧红的大锅里炒。”黄大叔趁着擦汗的闲暇对记者说,炒米是一项重要而累人的功夫,白色的米炒至金黄色,才算炒好了。每次炒米,一般都要炒上半个小时,期间要不停地翻动米,否则米容易粘在一起变焦。
“大叔,请问炒好的米要怎样才能变成米饼呢?”“以前,要用石磨把米磨成粉。现在方便很多,用机器代替人工。”黄大叔说着便拿起一旁已经研磨好的米粉为记者示范起来。把米粉和糖浆均匀地和在一起后,将米粉放入饼印中,然后放上花生馅料,再放上第二层米粉。用小木锤将饼压紧,最后把炒米饼从饼印里敲出来。一个漂亮精致的年饼就完成了。
“除夕夜里,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年饼、有说有笑,那样的感觉就很开心、幸福。”黄大叔翻动着手中的大铲,开心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