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2月7日正月初八,龙门县麻榨镇坳头村里鞭炮声响个不停,村里村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村道两旁、祠堂大门、村文化广场停满了前来“做棚”的粤A、B、S、E、T等外地小车。
记者在路伯家中见到来自广州市萝岗区的何小姐。她带一家人驾车到此首次参加“做棚”感到十分新鲜。她表示,感受到这里古老的民间习俗的同时,也看到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新建水泥楼房一栋比一栋建设得靓,这里的村民热情好客,到每家每户走一圈自己可能被热情的村民拉进屋里干几杯好客酒,还可以吃到本地鸡、大红扣肉、酸辣炒猪肚、红炆羊肉、酿豆腐等美味佳肴。
村“两委”主任路龙辉说,“做棚”是春节民间习俗,有几百年的历史,坳头村每年正月初八举行“做棚”,今年驻村单位龙门县老干局专门组织县粤曲之家在村文化广场举行粤曲欣赏会,村民各自放烟花,使“做棚”民间习俗更加丰富多彩。他表示,通过“做棚”,让村民之间,村民与外面的亲戚朋友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增进感情,发展经济。村中的一些杨桃、粉葛种植户通过“做棚”平台,将其种植的杨桃、粉葛销往外地。
从增城市新塘镇跟随爷爷前来“做棚”的小朋友徐家振兴奋地说,坳头村真好玩,来到这里结识了许多同龄朋友,知道了龙门县“做棚”文化来龙去脉。今年8 4岁村民凌翠安老人家原是广州市黄埔区新州人,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火落户该村。凌翠安老人用坳头话说,初八“做棚”广州来了亲戚摆了几围酒席款待亲人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很久没有听粤曲,今晚有粤曲欣赏要感谢龙门县老干局专门组织县粤曲之家前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