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实施四大工程助推教育“争先”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龙门教育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实施四大工程助推教育“争先”

转载 2014/04/10 22:11:1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龙门视窗 116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通过教育创强,我们实现了镇镇皆强镇,大大缩小了城乡教育差别,促进了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但是这种均衡发展还是低水平的,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争先,全面提升龙门教育的综合实力,推进龙门教育优质发展。”面对当前摆在龙门县 “2014年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督导验收”的工作目标,龙门县科技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余谭能掷地有声地说:“教育争先,我们定当全力以赴!”

近年来,龙门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教育放在社会和民生建设的首位,以强化教育的基础性、公平性、优质性和系统性为重点,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2011年,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2012年,实现了 “镇镇皆强镇”。所有中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100%达到了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要求,环境优美、功能齐备、设施不断完善,全县少年儿童都享受到教育惠民的硕果。如今,通过实施“四大教育工程”,龙门县正朝着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目标前行。

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多举措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高水平师资匮乏等制约着龙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走活师资队伍建设这盘 “棋”,是余谭能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壮大高学历教师队伍,龙门县科技教育局一方面通过提高教师招聘门槛,另一方面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对参加本科以上学历进修的教师给予学费补助,减轻教师经济负担,全面动员和要求学历未达标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目前已经有970名教师报名参加了本科学历学习,51名教师报名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

打造强大的教师队伍,不仅需要“增量”,更重要的是“提质”。龙门县坚持“人才强教”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教育现代化提供软件支持和智力保障。龙门县在提升教师学历的同时,还注重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校本培训等方式进行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教学技能,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多渠道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仅人人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龙门县已基本形成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但人民群众还期盼“上好学”。以此为目标,2013年龙门中学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填补了龙门县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空白,目前,永汉中学已经向省申报省一级学校评估,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建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今年规划10所幼儿园申报市一级幼儿园。

与此同时,龙门县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把提高质量的理念转变为完善的制度和政策。余谭能介绍,龙门县正在通过三个渠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大力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不断提高管理实效;二是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既抓师德师风建设,又抓教师的业务培训,去年龙门县共投入近150万元教育资金用于教师的全员培训;三是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开展生本教育小组合作学习。带领老师“走出去”参观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课堂模式,实现向课堂要质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装备提升工程

投入约5000万元完善教育装备

龙门县以巩固提高教育创强成果,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教育“争先”工作。去年和今年用于充实教育装备的投入将达5000万元,建设开放、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课程体系,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余谭能看来,“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化和现代化。”目前龙门县正在全力推进以班级多媒体电教平台“班班通”、教师办公电脑“人人有”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并按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和要求充实配备教学设施设备,创建和完善校园网、学校门户网站等教育服务公共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信息共享。全县班级多媒体电教平台的覆盖率已从去年的20%提升到现在的60%,今年秋季开学时可达到100%。

县城学位提升工程三项措施增加学位

近年来,随着龙门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县城定居人口逐年增多,学龄儿童也不断增多,造成了县城地区学位紧张,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大班额”现象较为严重。余谭能透露,为增加县城学位,解决上学难问题,龙门县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对现有学校进行挖潜增加学位;二是规划兴建新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三是计划引进社会力量建设民办学校。余谭能表示,“引进民办学校,能够满足学生入学的不同需求,促进教育多元化发展。”另外,龙门县还对县城示范幼儿园、教育实验幼儿园等进行扩建,以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对特殊群体学生“应帮尽帮”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抓手,也是推动龙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还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民心工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进一步配置好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均衡、机会均衡。而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上。

特殊群体学生受惠很多。龙门县一贯重视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和资助,从幼儿园学生到考上大学的学生,从本地学生到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留守儿童到智障儿童,基本做到“应帮尽帮”。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初见成效。龙门县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县每个学校都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别是龙城二小的农民画特色兴趣班、龙城三小的快乐体育、永汉中学的美术教育特长班等深受好评;而“足球进校园、足球进课堂”则是近年来龙门教育的又一大亮点,据悉,龙门县成为达能少年世界杯足球赛预选赛指定赛区。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张雪萍 实习生刘建平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