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南昆山葱翠妩媚,西林河源远流长”,位于西林河畔的龙门中学是龙门县教育的骄傲。这所建校历史达80多年的老校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先后获评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教学水平优秀学校、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惠州市高考尖子生培养奖、惠州市高考成绩优胜奖一等奖和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年2月,该校获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了办学历程中历史性的飞跃,成为龙门县首个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改革、德育教育和平安校园建设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三五”高效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过程,也是龙门中学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针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龙门中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和推广“一三五”高效课堂模式,成效显著。
据介绍,“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了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领“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案教学模式,实施“小组合作→教师点拨→交流展示→总结延伸→检测反馈”五个环节的教学。这是从学生的学习基础等实际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先学后教,边教边学”。这种高效课堂模式,一方面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变,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和超越自我的幸福;另一方面实现教师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钻研的转变,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
五项主题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发展
育人为本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龙门中学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学校德育阵地,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建立学校全员德育机制,形成了学校行政、级长、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全员德育机制,形成了全体教师课堂渗透,课外引导的德育模式。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机构,通过量化管理,强化了学生的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作,龙门中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例如,通过开展“校园两弯腰”活动(一弯腰:遇见长辈点头问好;两弯腰:见到垃圾随手捡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春季开学后,学校确立了五项主题教育活动,分别是“守秩序、讲卫生、懂礼貌、负责任、会感恩”,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以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创新德育教育活动中,学校立项的教育部“十五”重点规划课题之子课题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实效性方式的研究》获广东省德育创新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实效性方式探讨》获评全国一等奖;科研报《德育报》在“首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活动”中获最佳教育科研奖。
学校还鼓励健康的个性张扬,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每两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举办元旦文艺晚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歌咏比赛等,不定期开展书画、摄影等艺术展,增强学生艺术感受、想象、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
打造平安校园,成为“平安龙门”示范点
校园重大安全事故为零、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龙门中学在打造平安校园方面不遗余力,成为 “平安龙门”示范点。学校通过健全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建立领导责任追究制,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第一、教育在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学校既注重平时的安全教育、安全排查工作,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又加强节假日的值班、带班和重点防范工作。主要开展的活动有:地震应急避险逃生疏散演练;消防演练;加强法制教育,开展专题法制知识讲座;加强心理疏导,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等,使得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
相关链接
8教师获评市首席教师
承载近百年的历史沉淀,龙门中学确立了“以人为本,师生相长”的办学理念,其中,教师是学校发展所依靠的根本力量。学校要想方设法促进每一位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师德修养;创造条件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培训、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让教师获得成功的喜悦;提供热情的服务,改善工作条件,完善激励机制,让教师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推动他们成长。涌现了一批在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数学科组谭光友是南粤优秀教师和市首席教师;刘丽娟是惠州市教研室的特邀教研员;英语科组的梁美扬曾获评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姚纯英是南粤优秀教师;刘小梅曾获惠州市中小学英语教师优秀园丁奖;物理科组的朱军航是南粤优秀教师和市首席教师;王建华、李锦春等老师曾获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化学科组的朱国全校长是省特级教师、南粤教坛新秀、省优秀班主任和县拔尖人才;李新平老师主持的课题曾获国家级奖;历史科组的李飞红、涂兴国是南粤优秀教师;学校先后有8名教师获评惠州市首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