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夫妇下乡种梨遇销售难题 近3万斤青花梨滞销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农业生产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夫妇下乡种梨遇销售难题 近3万斤青花梨滞销

转载 2014/07/14 18:46: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254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7月,又到了青花梨丰收的季节。2012年,一对来自深圳的夫妇接手龙门县龙城街道水贝村青花梨种植基地,经过努力,青花梨产量逐年增加。这对来自大都市的夫妻为何选择走进农村经营果园?果园的效益如何?他们又遇到哪些困难?日前,《惠州日报》记者来到水贝村一探究竟。

  在深圳打拼近20年后来到龙门承包200亩地种果

  走进水贝村青花梨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丰收景象,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不时飘来淡淡果香。刚被工人们采摘下来的梨子堆成了小山,新鲜的青花梨让人垂涎欲滴。记者了解到,2008年龙门县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从福建省引进了清甜爽口、多汁无渣的优质水果品种——— 青花梨。

  52岁的园主朱守国是河南人,在深圳生活了近20年。在老家他当过医生,妻子做过老师,后来夫妻两人来到深圳经商。“做了近20年的工程,太累了。现在年纪也大了,不想再这么操劳,想在农场呼吸新鲜空气。”说到种植青花梨,缘于他来惠州游玩时的一次偶遇。当时朱守国一个惠州的朋友向他介绍,惠州龙门的自然环境特别好,而且在搞转型,很多农户种起了青花梨,收益还不错。之前完全没接触过种植业的朱守国听后有了兴趣。

  “主要是我太喜欢龙门的环境了,这天空和空气让人觉得特别放松。以前老在开玩笑说谁会花钱买空气呢?现在好多人都开始买空气净化器了。”抱着一种“赚钱最好,不赚钱当养老”的好心态,朱守国说干就干。2012年,他看中了龙门水贝村的一片地,于是承包下近200亩,目前除了种青花梨还种了一些杨梅。

  果子套袋斑点少,基本不打农药

  为了管理好这个梨园,朱守国没少折腾,他跑到台湾、福建、河北等多地了解青花梨的种植技术及果园的管理技术。“青花梨本属台湾品种,种植在福建一带,引进龙门后,发现种出来的口味不错。”看着满园的果实,他自豪地说,很多朋友都赞这梨口感好,夏天吃爽口,很解暑。

  记者在果园发现,梨树上大大小小的梨子都被褐色的纸袋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是向一个农业专家请教到的技术,在4月份左右,开始给果实套上袋。”朱守国的妻子李女士分别拿来一个套袋和一个没套袋的梨,说青花梨套袋后,果实的斑点小,果皮比没套袋的颜色好看些,果实呈半透明状。而且套袋可以防止病虫害,减少喷药次数,同时防止果实枝叶擦伤,提高果实质量。

  “青花梨一年挂果一次,除了在套袋前会喷洒一次杀菌药,我们基本不打农药。”李女士小心地把梨从纸套中拆出来,又一个个放好,“这梨不但味道不错,而且无污染,可以放心吃。”

  保存期较短,销售渠道窄,增产难增收

  6月底到7月中旬正值青花梨的丰收季节,今年朱守国的果园预计能收果五六万斤,这是他承包后果树第二次挂果,比起上一年,产量翻了近3倍。但这么多梨,要往哪卖呢?

  朱守国说,比起其他品种的梨,青花梨卖相不是太好,颜色偏深,而且果皮的斑点因为不规则,看起来不太讨人喜欢,所以很多大型的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不敢冒风险。除此之外,青花梨的保存期较短,一般在1个月左右,所以当地的水果销售商也不敢一次收购太多。这几方面原因都在影响着青花梨的销售。

  朱守国皱着眉头说:“目前只卖出3万多斤,而且基本是靠我找熟人帮忙,才找到了收购商。”他有些困惑地说,现在自己的梨大多销往深圳,收购商说客户吃了后反映都还不错,但这样的销售模式不能长久,必然要改变。“这段时间,其他品种的梨大部分还没上市,所以青花梨还是有优势的,而且我们每公斤四五元的收购价也不算高。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怎么拓宽销路和如何提高梨本身的品质。”朱守国为此不但让女儿帮忙设计网店,准备用网络来拓宽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还特意向专家请教,如何通过改进种植技术来改变目前青花梨外表不佳这个问题。

  心中有蓝图,计划在果园旁开农家乐

  “每年二三月份梨花开的时候,整个果园四处飘着淡淡花香,白雪皑皑般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朱守国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在梨树边,夫妻俩不但搭了一间房子住,还放养了20多只羊和20来只鸡。“现在先养养看效果如何,如果好的话计划在果园内成规模地放养。”李女士说,这样一来不仅增加收入,它们排出的粪便还能给果树施肥,形成循环种养。

  “现在,深圳、东莞的朋友周末经常带上亲朋好友上我这来感受田园气息,兴起的时候就让我老婆宰只羊、杀几只鸡给大伙吃,朋友都说在这生活似神仙。”朱守国开心地说,朋友的点赞让他有了新的想法:能不能在果园旁边建间农家乐呢?现在越来越多城市人喜欢周末去农村“换气”,如果空气好、能钓鱼、能摘水果,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游玩。

  “进果园的路目前比较烂,进出不太方便。把路修好,是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有难题,但乐观的朱守国总能把问题看开,并一一着手解决,按他的话就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该停下来享受生活,但又不能完全闲着没事做,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干干活挺好。文/图 本报记者费 燕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