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推进生态创建见成效 平陵龙江酸雨基本消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推进生态创建见成效 平陵龙江酸雨基本消失

转载 2014/09/18 20:37:0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229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呼吸着南昆山的空气,让人觉得精神爽朗,尤其是下过雨后,处处带着泥土的芬芳,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在南昆山九重远眺景区,来自惠城区的游客廖展宏盛赞南昆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并建议汽车尽可能少在南昆山上驾驶,可以采用观光电瓶车代替汽车为游人代步。

  生态环境是龙门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是龙门的生命线,走生态型发展之路是龙门的必然选择。为此,龙门县着力推进生态创建工程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生态规划为龙头,全面加大生态县创建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平陵龙江酸雨现象基本消失

  自2011年龙门县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县以来,该县加速构建“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县域经济框架,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污染减排制度,严格环境准入政策。早在2007年年底,全县就集中开展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整顿,关闭83家非法采矿点;逐步关停了所有立窑水泥厂,淘汰落后产能196万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206.5吨,引进并扶持塔牌、华润、光大三大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并督促其通过技术更新改善生产条件,把工业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环保监测数据表明,从2011年开始,平陵镇、龙江镇的酸雨现象基本消失。

  年内拟完成5个村级湿地处理设施示范点建设

  结合市下达的2014年创建国家生态市目标任务,龙门县计划在今年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县,并在年内建成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国家级生态村。

  “生活富裕了,更应该生活健康。”永汉镇油田村嘉义庄村民小组村民张姨高兴地对记者说,去年永汉镇将该村列入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试点村后,村民纷纷表示赞成,并积极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

  油田村嘉义庄是当地有名的旅游景点。近年来,到嘉义庄游览的客人越来越多,村民们意识到村道、路旁垃圾已经成为影响村容村貌的“罪魁祸首”。去年,BOT合同企业给油田村的每个村民小组建设了垃圾屋,并在试点的村民小组配套相应的环卫宣传栏,永汉镇按相关标准要求配备村保洁员,实行清扫保洁常态化。如今,油田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现在我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就是村里的湿地处理设施能尽早完工。”张姨说,村民们不仅希望路面环境变漂亮,也希望村里的生活污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据了解,村级湿地处理设施示范点建设作为龙门县今年生态创建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年内拟建设完成5个村级湿地处理设施示范点,分别是平陵镇隘子村、龙华镇大坪村、龙城街道青溪村、永汉镇油田村嘉义庄村民小组以及麻榨镇矛冚村。

  全县首个农业减排工程建成并试运行

  记者日前从龙门县环保局获悉,龙门县皇家农业发展公司龙华分公司(简称“皇家猪场”)投资建设的减排工程已建成并试运行。

  据了解,该工程是该县首个农业减排项目。它的建成不但将对龙门县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还可以加快该县禽畜养殖业向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的步伐。

  该项目是该县2013年度减排任务,建设资金1300万元,是一套日处理能力达1200吨的废水深度处理设施。该设施正常运行后,能大大削减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改善生态环境。

  “皇家猪场占地面积300亩,建有标准栏舍以及配套设施。同时,另有200亩的水塘和800亩山地的绿化林作为消纳。”皇家猪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彻底解决猪场的污水处理问题,该场投入1300万元,利用国外最新环保技术,建设了一个日处理污水量达1200吨的生物膜污水再处理农业减排工程。

  链接

  龙门生态优势明显

  龙门环境质量始终在珠三角乃至全省保持领先。空气质量常年为优,地表水质为一类至二类,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5.3%,其中南昆山、桂峰山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南昆山还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天然氧吧”。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黄志辉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