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户外运动爱好者林冠文骑行9600多公里实现进藏梦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户外运动爱好者林冠文骑行9600多公里实现进藏梦

转载 龙门视窗2014/11/13 19:02:1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龙门视窗 2529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林冠文(右二)在白马雪山上偶遇田亮、任贤齐和程雷,并接受节目组访问。(图片由林冠文提供)

  9月27日出发,10月16日归来。龙门户外运动爱好者林冠文的骑行进藏之旅历时20天,途经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湖南,9600多公里的行程让他收获了许多美景和感悟。

  ■第一次进藏说走就走,徒步搭便车进藏

  “网上不是流行一句话嘛———‘给自己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日前,记者见到了这位黝黑壮实的男子,他说,去西藏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2013年3月底,参加完重庆马拉松之后,他用14天的时间,以徒步、拦车、坐车的方式第一次去了西藏。

  “第一次进藏,完全是临时决定的,就是那种心驰神往的感觉把我引向那儿。”跑完马拉松当晚,与朋友欢聚的林冠文在朋友介绍下,有了去西藏的想法,于是,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毅然踏上了去西藏之路。

  “就像很多人说的一样,去了西藏,你就会爱上西藏。”林冠文说,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风景在平时看书、看电视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深深迷恋,这一次的决定,尽管在别人看来不够理性,但在他看来,就是一次实现多年愿望的最佳时机。

  ■第二次进藏

  准备充分,说服家人踏上梦想之旅

  “有人说,不要去西藏,因为一旦去了就会爱上她,就会每年都想去。”对林冠文来说,西藏之行收获的不仅是一路的美景,还有心灵上的净化。

  果不其然,今年他决定骑摩托车再去一趟西藏。林冠文认为,骑摩托旅行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沿途的人文地理和风景。

  然而,林冠文的想法依然遭到家人、朋友的反对,妻子、父母对此都十分担心。但林冠文却铁了心,他耐心地说服家人,并向大家讲解自己的准备计划,包括路线规划、行程安排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2014年9月27日9时,他从龙门县城出发,到佛山与另一名队友高传金会合,正式踏上他的西藏骑行之旅。“现实与梦想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无论脚下的路有多远,无论旅途有多少险阻,决定了,就骑上‘铁驴’,跨上‘战马’,将能到达你心中的香巴拉!”林冠文言语间充满豪情。

  偶遇明星,接受节目组访问

  “每天的线路和行程都规划好了,我们也不用赶,每天早上9点出发,傍晚六七点就可以到达相应的目的地。”林冠文说,这次骑行,平均每天骑行600公里,最远的一天骑了880公里,最艰难的一天才骑了200多公里。

  谈及旅途中的趣事,林冠文告诉记者,在云南白马雪山上,他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念后正准备驶向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突然一个男的拦住他说:“嘿!兄弟!可以跟你做个访问吗?”他定睛一看,竟是任贤齐、田亮和程雷等明星在录制节目。

  “我挺喜欢任贤齐的,没想到他十分友善,能接受他的访问挺开心的。”在一片欢笑声中,林冠文和摄制组畅谈骑车进藏。

  “后来我在白马雪山脚下发生了一个小意外,任贤齐还帮我修了一下车。”

  遭遇风暴,摩托几乎被掀翻

  林冠文和队友高传金用了8天的时间骑行进了拉萨。可在返程途中,队友因身体原因选择坐飞机回广东。这让林冠文有些纠结,“在拉萨走了一天,也琢磨了一天,最后还是决定即使一个人也要骑行回去。”林冠文说,一个人的骑行比两个人在一起更加辛苦,但收获也更大。“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在旁边给你支撑和依靠,你必须自己克服。”

  林冠文说,归途他走的是青藏线,一直都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走。在海拔5280米的唐古拉山,林冠文遭遇到了风暴,几乎连人带车被掀翻。他停下来之后想了很多,这里离镇里还有300多公里,中间只有道班和兵站。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如果等待救援,要好几个小时,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即使不冻死,也会成为狼群等动物的美餐。坚毅的性格带他走出了困境:尽管在风暴中举步维艰,但他依然克服障碍到达目的地。一路骑行到达兰州之后,他差点哭了。“这是接近梦想的喜悦,也是挑战自我成功的激动。”林冠文说。

  感悟人生,被藏民博大胸怀打动

  林冠文告诉记者,这趟旅程不仅是观景之旅、历险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在一次骑行休息时,他与藏民聊了半个小时,心灵更是受到进一步荡涤。“藏民告诉我,布达拉宫是他们朝圣的地方,一生要去3次。第一次必须是跪行到达,第二次走路过去,第三次才可以坐车或者选择其他的方式前往。如果没经过前两次就不能到布达拉宫去。”林冠文说,最让他感动的是这些藏民跪行到布达拉宫不是为自己和家人,而是为天下苍生祈福。这种虔诚的信仰和博大的胸怀深深地打动了他。本报记者黄宇翔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