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记者从龙门县水务局、自来水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了解到,该县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完善全县供水网络,县城地区扩建县自来水厂第二生产线解决县城地区水压不足、平陵圩镇和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用水等问题;广大农村地区通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一步解决部分农村饮水设施老化等问题;省级贫困村的通自来水工程也正在有序开展中。
平陵村民用自来水洗菜。
◇县城
扩建生产线缓解用水压力
县城的自来水供应水源来自白沙河水库,供水主管道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投入使用以来,通过不断发展扩大范围,至今已经形成总长达近百公里的供水主管道,供水模式以环状管网为主、枝状管网为辅。目前,使用了近40年的管网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部分管道开始出现爆裂,在抢修的时候,使用枝状管网的地区无法避免地大范围停水。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现阶段只能以维修为主,同时努力想办法逐步进行更新改造。
随着县城人口的增多,平陵圩镇、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供水接入县自来水厂,县城地区供水出现水压不足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县政府扩建了县自来水厂第二生产线,目前正进行竣工验收及试运行。
◇农村
部分饮水设施老化水压不够
据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来,随着全县大量的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安全工程的投入使用,农村饮水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这些工程都由村委会或者当地镇政府委托自来水厂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据统计,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共有85宗,供水范围包括全县各乡镇(街道、区)170多个行政村及社区。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使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有了保障。
“农村供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供水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供水发展起点较低和基础较差,未充分考虑水源水质,部分工程设施老化不能适应农村发展要求等。
“部分水管生锈老化,供水能力变低。”在地派镇,一名负责水务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原来的供水管道直径本来就不大,现在加上水管老化,造成农村用水经常出现水压不够的现象。
“目前我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正在开展当中。”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一步解决龙门县农村供水问题。
月内完成25宗省级贫困村饮水工程
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中,龙门县省级贫困村的通自来水工程也正在有序开展。
据介绍,该县申报的涉及全县11个乡镇 (街道)28个省级贫困村28000多人的89宗饮水工程,被纳入市2013~2014年度十项民心工程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该项工程预算总投资2132.77万元,分两个年度实施。工程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争取今年底完成25宗工程建设,占总投资的47%。
记者在龙江镇沈村村口看到,村民沈大叔拧开自家的水龙头,用清澈的自来水洗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沈大叔告诉记者,通自来水之前,河里的水由于不适合饮用,村里大部分人只能用手摇泵抽地下水喝,很不方便,且地下水的水质很多时候也很难得到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