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农民画 纳入“非遗”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其它资讯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农民画 纳入“非遗”

转载 龙门视窗2015/02/10 22:29:2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南方网 作者:龙门视窗 163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南方日报讯(记者/周欢)客家酿豆腐、盐焗鸡,是惠州市民餐桌上常见的传统家常菜,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背后大有学问。可别小瞧了这类烹饪技艺,如今已被正式列入了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重点保护对象”。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布通知,将包括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龙门农民画在内的28个项目纳入市级“非遗”。

  根据《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入选市级“非遗”的28个项目,共分为7大类,包括传统音乐(3项),传统舞蹈(2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技艺(9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10项)。

  记者查看名单发现,在传统音乐方面,惠城汝湖渔歌、博罗龙华大鼓、龙门山歌入选。传统美术方面,广受关注的龙门农民画榜上有名。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中,惠城区申报的惠州咏春拳和仲恺区申报的惠州莫家拳入列,但此前公示时曾入围的惠东梁化龙形拳落选了。

  此次入选最多的民俗类,多为祈福、法会、朝拜等活动仪式,如惠城的真君宫巡游活动、惠阳沙田皇母庙祈福习俗、惠阳良井甘泉古寺祈福习俗、惠东的西来古刹法会、大亚湾渔民朝拜仪式、仲恺的抬龙轿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技艺方面,入选项目多与吃喝有关,包括美食、美酒、小吃的制作技艺,如惠阳区申报的客家九大碗烹饪技艺、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盐焗鸡烹饪技艺,以及博罗县申报的罗浮春酒制作技艺、龙门县申报的龙门年饼制作技艺和大笼糍制作技艺等。

  据了解,这28个项目此前已通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此次为首次正式公布。通知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列入名录和其他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保护规划,明确责任目标,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已有0人点赞
急聘工作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