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大家在古围屋里观看舞麒麟表演。
4月18日下午,龙门县龙城街道林村村古围屋一改往日的冷清寂静,变得喜庆热闹。来自惠城区马安、仍图以及仲恺高新区陈江、惠东多祝、东莞塘厦等地的麒麟队和狮子队敲锣打鼓,舞着麒麟、狮子进了这座古围屋。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香港、惠阳平潭等地的龙形拳弟子。当天,有10多个单位共200余龙形拳弟子聚集在林村村,一起切磋武艺。据了解,此次交流活动原是市武协组织惠州武林人士到林村村走访普查,没想到,不少龙形拳弟子知道后纷纷要来,成为了一次龙形拳交流盛会。
“麒麟”“狮子”见面“问好”。
六七岁孩子打拳不怯场,女弟子打拳气势不输男子
当天下午,4支麒麟队、一支狮子队到达林村村门口。第一个进入林村村的是惠城区马安镇双寮村中寮瑞狮队。鞭炮一响,该队的麒麟奋力跃起,趁着鞭炮声、锣鼓声,与林村醒狮队的麒麟相舞。两只麒麟如许久未见的朋友,点头致意。双方“寒暄”许久才分开。
一支接一支的麒麟队、狮子队舞进林村古围屋,平常冷清的古围屋里瞬间热闹起来。响亮的锣鼓声、鞭炮声,伴随着5支队伍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很多村民。他们纷纷涌进古围屋观看。
麒麟队、狮子队先后拜完龙形拳祖师林耀桂画像和林村村祠堂后,观众们自觉地围成了一个圈,等待表演。5支队伍先后亮相表演舞麒麟舞狮子,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声。随后,各个地方的龙形拳弟子先后上场表演龙形拳,既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四五十岁的武师。六七岁的孩子上场打拳时也不怯场,女弟子打起龙形拳气势也不输男子。除了打拳,还有弟子上去舞刀、舞棍、对打,给村民展示了一场难得的传统武术表演。
这次龙形拳交流活动,给各地龙形拳弟子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2岁的林宝伟是马安镇双寮村青年。他从小跟着父亲林健庆学习龙形拳。后来由于读书中断了一段时期,这几年又重新跟着父亲学习。“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真是大开眼界,很激动。”林宝伟说,看别人打拳,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
孩子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龙形拳祖师林耀桂曾在林村村教功夫4年
这次龙形拳交流活动为什么选在林村村?香港龙形体育总会副会长张衍全长期以来都在林村村教授龙形拳。他说,龙形拳祖师林耀桂在16岁至20岁期间,就在龙门林村村附近一带传授功夫。
“那时他还没有融会各派的武功,教的还是乡下拳,当地人也称林家拳。”张衍全说,上世纪50年代,林耀桂的弟子林炳回到林村村收徒,传授发扬龙形拳。后来,由于时代原因,龙形拳的发展在林村村中断了一段时间。这些年,林村村的村民又从香港请来龙形拳师傅,重新发展龙形拳。如今,林村村由林健龙、林配康等年轻人学习传承龙形拳。除了年轻人,林村村已经有一批孩子在练龙形拳,最小的才6岁。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