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10岁时挑起家庭重担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10岁时挑起家庭重担

转载 龙门视窗2015/05/25 13:10:5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170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潘林杰(右)和奶奶。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郑志钊 摄

在龙门县地派镇天堂山学校这所乡村学校里,孩子们的笑声在放学后的操场上、走廊里回响着。然而,在初二(1)班的教室里,潘林杰却默默地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这个孩子不是不爱和同学玩,只是有时候感觉压力太大,他默默地承受着、努力着。”班主任刘志娟把小杰的一切看在眼里,在她心中,小杰既懂事又听话,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孩子。

家庭变故让5岁孩子过早成熟

潘林杰今年只有14岁,却有着同龄人没有的成熟。他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幸福家庭,家中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有父母照顾,也有弟弟陪伴,一家人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也其乐融融。然而好景不长,在2006年的秋天,小杰的父亲因为肺癌离世,妈妈因为家庭变故而离开了他和弟弟,这时年仅5岁的他才读学前班。

从此,年幼的潘林杰渐渐懂事,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会照顾弟弟,常常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他的影响下,弟弟很快也效仿哥哥,尽力为老人家减轻家务负担。

“阿杰两兄弟都这么听话,从小到大都挺勤快。”说起两个孙子,奶奶邬婆婆总是竖起大拇指。她告诉记者,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莫说是孩子,就连老人家都常有受不了的时候,可是每当看着眼前两个孙子都那么听话、懂事,老人们就咬紧牙关把他们好好养大。就这样,他和年幼的弟弟以及年迈的爷爷奶奶一家四口相依为命,在邻居偶尔的帮助下度过了最初艰难的五年。

放学就到工厂帮奶奶做绢花

普通小孩10岁还在享受着父母的疼爱,但是对于潘林杰来说,10岁就要从爷爷奶奶身上接过家庭的重担了。随着年纪增长,爷爷和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爷爷还做了胃切除手术,这时的潘林杰不仅要把平时爷爷常做的家务一揽上身,还要和弟弟一起照顾卧床的爷爷。

“最初不会做饭,炒菜时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还经常弄糊了。于是就跟奶奶学,学着学着就会了。”如今的潘林杰是个家务能手,无论洗衣做饭还是砍柴烧火,样样熟悉。

“家务现在都是他两兄弟做,小杰还常去奶奶打工的地方帮奶奶。”刘志娟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今年78岁的奶奶帮别人做绢花、劈竹板,小杰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都会到厂里给奶奶搭把手,做完工后再和奶奶一起回家,这时,弟弟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们回来。

为了生计,小杰和奶奶总是很累,但家里每个月的收入从没超过500元。“我曾经也想过不做了,可是不做的话,家里的日子会过得更艰辛。”面对记者的采访,小杰坦言,他也很想像别的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生活,但肩上的担子告诉他,“这就是我的生活。”尽管很无奈,但坚强的他选择继续努力为家人带来一丝丝的甜。

教育部门学校沟通帮扶办法

“去年底,他爷爷的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有阵子他很消沉,老师和同学都很担心他,帮助他。幸好他很坚强,很快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刘志娟说,从那以后,小杰决心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奶奶年纪越来越大,我不想让她再做那么多。我想让她舒服地度过晚年。”潘林杰说,他希望多赚些钱让奶奶生活好一点,让弟弟继续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虽然他的想法挺好,但老师们都希望他去技校里学点专业知识再走向社会。”刘志娟说,他的善良与坚强深深打动了同学和老师。现在学校正和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希望圆潘林杰一个读书梦,让他能够继续深造,也希望更多善心人士帮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

“他没有享受到童年少年的快乐幸福时光,但生活的艰辛磨炼了他的意志和品格。只要他不放弃,一定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刘志娟说,班里同学会和他一起面对困难。

本报记者黄宇翔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