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丰收时节,一颗颗色泽鲜红、圆润饱满的荔枝挂满枝头。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化石”,承载着美丽传说,是林木资源的瑰宝。一棵古树名木尚且让人视为瑰宝,那数百棵树龄超过百年仍枝繁叶茂的古树所形成的独特古树林景观,将又何等让人叹为观止?日前,在龙门县绿委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慕名来到位于平陵镇竹龙村牛尾村民小组于2014年挂牌确认的一处古树群落,了解村民与古树之间的故事,以及古树开发与保护情况。
系龙门规模最大古树群落
从平陵圩镇过去不远,就来到了牛尾村民小组。初入村子,记者看到,这是一个被绿色环绕的小村庄。村前有景观树,村中有古木,村后有农田和山林,流经村庄的平陵河支流滋养着这片土地,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生态村落。
古树林立,遮天蔽日。进入村中古荔枝树林,高大茂盛的荔枝树遮挡了炙热的阳光,斑驳的光影在树枝上跳跃。虽时值盛夏,站在林中却未感受到暑气和闷热,反而是丝丝凉爽沁入心间。
“你看,这些荔枝树远远望去,像不像海带漂浮在水面上?”顺着牛尾村民小组组长张海明所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远处一片奇形怪状的树木宛如群蛇仰天起舞,也像在水中随浪而动的海带,仿佛带有一丝律动,向前来参观的游人致意。
“这片荔枝林通过普查于2014年12月确定为古树群落,共有200棵平均树龄100多年的荔枝树,是目前为止通过普查发现的龙门规模最大的古树群落。”该县绿委办主任邓剑辉告诉记者,目前这片荔枝林已经挂牌进行保护。
树高20米摘荔枝需用长梯
“我们先祖于1717年迁居到此,居住十几年后陆续种下这片面积近70亩的荔枝林,其中有5棵树龄最长,有200多年历史,其余均有100多年。”张海明告诉记者,这片荔枝林曾是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村里人为促进荔枝树生长、结果,曾一度增量施肥,让这些荔枝树“吃得饱饱的”。可令村民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荔枝树不断增高,要顺利地从树上摘到果实变得越来越难。
“现在这些荔枝树已有近20米高,每年结有不少果实,需用长梯爬上树梢才能采摘。”张海明说,尽管靠荔枝赚钱的方式无法再维持下去,但村里人对荔枝树依旧爱护有加,村里每年都会组织村民到林中除草、除虫。这片古荔枝林被当地村民视为宝贝。
前些日子恰逢荔枝丰收时节,记者在林间看到,一颗颗色泽鲜红、圆润饱满的荔枝在绿叶丛中仿佛点点星火。热情好客的村民正爬上竹梯,把压弯枝头的荔枝一一剪下,装进竹筐,打算送给前来探访的游客。“来!尝尝我们的百年荔
枝。”今年73岁的村民张桥生捧着一把荔枝向记者走来。他告诉记者,尽管随着树木不断长高,通过销售荔枝作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已经不太实际,但村里人绝不想浪费掉这清甜多汁的荔枝,所以每当荔枝收获时节,有村外人来到这里游玩,村里人都会为客人送上新鲜的荔枝作为礼物。
村民们将刚摘下来的荔枝分批装箱。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拟引入资金打造生态农家乐
“小时候经常爬荔枝树,去荔枝园捡柴,扫荔枝树叶用来烧水做饭,经常跟小伙伴一起在荔枝园玩游戏。”获悉老家的荔枝园被评为古树群落,网友“米虫黑豆”表示兴奋。
据村民介绍,现在这片荔枝林就是当地人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在的孩子也还常常在树林里做做游戏、了解自然,这里俨然是他们的乐土。村里的年轻男女在夜晚不时会在林子里散步、约会,林子里的每一株花草,村里人都相当熟悉。在荔枝园被评为古树群落后,村里人对古荔枝树的热爱之情更深厚了。
“牛尾村民小组的集体经济收入比较薄弱,我们在考虑,能否引入社会力量和资金,在保护这些古树资源的同时,把这个小村庄打造成集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家乐,带动我们村经济发展。”对于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张海明与村民们多番思量后,大家普遍认为,将荔枝园打造成生态农家乐的方式也许是对这片树林最好的保护。届时,不仅可以将林子里的设施整体修葺一新,还能通过古荔枝树的名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壮大村里的集体经济。
“现在就是希望能有愿意投资发展的企业家前来与我们一同打造这个生态农家乐。”张海明说,在正式打造生态农家乐之前,村里人会一如既往地守护这片古树林。据了解,现在这片古荔枝树林正由镇、村和村民小组负责古树名木的日常巡查管护,该县绿委办会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各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保护现状进行跟踪管理。
建古树“身份证”归档管理
古树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变迁,一个地方存在古树,往往意味着这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深厚。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呢?“龙门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将其作为增添城镇人文风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邓剑辉表示,为古树群落和古树名木挂牌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树。
据介绍,近年来龙门县共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4次,逐步建立古树名木管护系统。目前,全县共有古树名木510株、后备资源 (50年至99年)64株、古树群落8个。古树名木中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的有11株,国家二级古树树龄300年至499年的有76株,国家三级古树树龄100年至299年的有423株。目前该县已对所有记录在档的古树名木以及古树群落实行挂牌保护,并建立古树名木“身份证”,注明树种、科属、树龄、保护级别等信息。同时,还建立更加详细的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包括GPS定位、健康状况、保护措施,实行“一树一相一册”归档管理,形成古树名木“户口簿”。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吴 璇
■路线图
从市区经金龙大道往龙门方向行至平陵镇政府后,前行约430米左转进入县道191线,前行1.4公里右转进入县道224线,行驶约570米左转进入乡道315线,前行约1.9公里左转进入乡道303线,大约再前行750米即可到达牛尾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