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林村村的孩子们在练习龙形拳。 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梁燕燕 摄
前阵子,龙门县龙城街道林村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不少路过的村民被锣鼓声吸引,驻足观看。原来,当地正在举行龙形拳武术交流活动。林村村的龙形拳拳师和来自惠城区、惠东县,以及东莞、香港等地的龙形拳拳师,进行了舞麒麟、龙形拳、两人长棍和短棍合作等表演。
据了解,龙形拳原名林家拳,原是福建南少林功夫,故有佛家拳之称。林村村是龙形拳一代宗师林耀桂于1894年至1896年首度出远门执教的地方,龙形拳在这里发展传承已有100多年历史。惠城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等地的多个林姓村落是龙形拳的传承地。
【传承传习】年龄最小的学员仅6岁
“一寸,二践,三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记者日前在林村村祠堂前的空地上看到,一群年幼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列,口中念着龙形拳口诀,认真地练习龙形拳基本功。
据林村村龙形拳第四代传人、村龙形拳拳队大师兄林健龙介绍,林村村龙形拳从师祖林耀桂至今,已发展到第五代传人。目前该村龙形拳拳队共有80名学员,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周岁,年龄6~15岁的学员比例过半。
“现在龙形拳越来越受年轻人和小孩子欢迎。”林健龙说,学习龙形拳很讲究基本功,这些年轻人每次练习都会满身大汗,很辛苦。但他们的坚持不懈,让师兄们看到了林村村龙形拳新的希望。
“每到学校放假时间,龙形拳拳队就会在祠堂前的空地上练习拳法,我家的孩子也练。”村民林姨笑着说,她孙子8岁就开始学习龙形拳,练拳不仅丰富了孙子的课余活动,还能强身健体,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放假没事干到处乱跑。
“我觉得学拳好酷,而且这是我们村的传统,很有意义。”今年15岁的小林直言,刚开始想学龙形拳是因为看到其他人练拳的时候很有气势,从小就喜欢看武侠片的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后来发现,练拳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小林说,每一个基本功、每一组招式都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随着练功的时间越来越长,他发现自己对龙形拳越来越有兴趣。“我觉得这是一种挑战,练拳让我更有自信了。”
据介绍,每周五、周六晚上是村民集体练习龙形拳的时间,学习的方式是武德结合,一边学习拳法,一边学习武德,要求每个学员“德为先武为后”,明白学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传播交流武术文化。
【发扬光大】
每月至少举行一次武术交流活动
“以前大家都不太愿意学龙形拳,但这几年很多家长都愿意送自己的孩子过来练习。让龙形拳传承下去,这是我的愿望。”林健龙说,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抢着加入拳队,邻村也有不少人前来报名学习。能够弘扬中国武术,这让他和师弟们感到很欣慰。
据介绍,目前该村每年都会举行一次龙形拳武术交流会,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林村村龙形拳的历史。“现在每个月至少会举行一次到各地学习武术的交流活动,每次交流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林健龙说,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交流龙形拳的人也越来越年轻化,这为龙形拳的传承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林健龙说,龙形拳已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希望日后有机会能开个拳馆,把龙形拳更好地传播出去,真正把龙形拳发扬光大。
据了解,目前,林村村龙形拳拳队招收学员是免费的,有兴趣的群众都可参加。林健龙坦言,发扬光大龙形拳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学员就能做到的,所以他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免费教学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龙形拳,练习龙形拳,把龙形拳文化传播出去。
龙形拳的传承早已成为林村村每个人的愿望和为之努力的方向。拳队二师兄林佩康告诉记者,“龙形拳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宝贝,我们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不少村民也表示,龙形拳已有100多年历史,必须传承下去。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梁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