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县城塔山公园登山健身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
日前,龙门县政府官方微博@龙门发布邀请县司法局局长、普法办主任罗锐祥做客@龙门发布微访谈直播室,与网友互动,介绍该县法治文化建设情况。
建立全市首个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
日前,记者来到塔山公园,登山道两边摆放的法治主题牌、法治宣传栏、法治石墩、法治主题凳子等大量法治元素不时映入眼帘,向过往市民诠释了法、德、廉、和、信、孝等法治文化。“锻炼的同时可以轻松学习法律知识,很不错。”前来爬山锻炼的陈先生说。
塔山法治文化长廊是龙门县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法治文化已融入该县乡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渗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六五”普法期间,龙门县先后创出了“司法惠民工作站”、“诚信守法先进户活动”等法治创建工作亮点,培育打造出具有龙门特色的“以画说法”法治文化品牌,把龙门农民画普法融入中小学教材。
与此同时,该县还在县检察院建立了全市第一个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在县文广新局(博物馆)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建成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
法制副主任每月接到数十个咨询电话
“司法惠民工作开展以来,我深入基层才了解到农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迫切需求,作为村民的‘私家律师’,我现在每月接到的法律咨询电话有数十个。”平陵镇黄沙村法制副主任夏平律师告诉记者。目前,全县155个行政村中除了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司法惠民工作站第一联络员,每村还聘请一名律师为法制副主任,设定一名大学生村官为法制宣传员,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的法制宣传节目,发放法律宣传手册等,着力提高村民法治意识。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刘耀龙 黄伟光 通讯员旋海锋 廖超文 黄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