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非遗]忙制永汉虎头花灯赶元宵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非遗]忙制永汉虎头花灯赶元宵

转载 龙门视窗2016/02/19 11:11:37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285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村 民在制作虎头花灯。

村 民在制作虎头花灯。

本报讯 (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虎头村民小组素有“虎头花灯”之村的美誉。记者日前跟随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来到该村民小组,在村头就见到30多名男女老少正忙着赶做虎头花灯等各种客家花灯,准备销往龙门当地和外地,满足元宵节市场需求。

虎头花灯传承人何廖福告诉记者,上灯,又称吊灯、赏灯,是龙门元宵节传统习俗。据当地民间传统习俗,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七日都是“吊灯”的节日。各村生儿子的人家都会在族姓的祠堂上吊上花灯,祈望年年添丁添福。他表示,随着猴年元宵节的到来,从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正是制作和销售虎头花灯等客家花灯的旺季,增城、东莞等地许多客户纷纷慕名来订花灯。虎头花灯目前已销售近百盏、客家花灯已售数百盏。

据龙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虎头花灯这门手艺盛于清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从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二,村民们会聚集在一起做花灯。虎头花灯造型优雅脱俗,别具风韵,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

据当地老人介绍,清朝时期,当地村民的祖先就开始设计、改装、定型做灯了。当时,他们祖先做的灯可分本地圆形花灯(又称虎头花灯)、客家灯、伯公灯3种。这些灯一直流传在永汉、麻榨、增城正果等地,现在知名度最高的是虎头花灯。

文/图 本报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