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麻榨镇村干部到田间了解农户生产情况,帮助农户解决困难。
制图许妙红
开栏语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更是龙门县全面发力、跨越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日前,龙门县提出要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招商选资促进年、作风建设加强年、乡镇党建提升年、全面改革攻坚年“五个年”活动,力争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9.5%的目标。
即日起,本报《龙门新闻版》将推出栏目——《开展“五个年”奋进“十三”五》”,介绍龙门县开展“五个年”活动的计划、举措以及成效等,敬请垂注。
今年龙门县委组织部制订了《龙门县“乡镇党建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以“六个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提升乡镇党委核心地位、进一步提升更加坚实的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乡镇党建活力、进一步提升乡镇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为目标,不断加强“党建主业”责任、队伍结构优化、干部“学能双提”、机关作风优化、基层治理、激励保障关爱等方面建设,为龙门县加快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目标任务
逐步实现乡镇干部“一专多能”
“今年,我县计划通过开展‘乡镇党建提升年’活动,主要达到‘六个进一步提升’的目标。”龙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龙门县推动“乡镇党建提升年”活动,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着力培养一批党性观念强、服务本领强、致富能力强、化解矛盾能力强、廉洁履职意识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进一步提升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性别结构,做到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着力增强党委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乡镇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培训,逐步实现乡镇干部“一专多能”和多岗位锻炼。
“我正在进修管理学专业的大专课程,今年7月就可以毕业了。”龙田镇一名姓张的村干部向记者介绍,为了提升学历水平,他报读了龙门电大的大专课程,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充实多了。”该村干部介绍,学习后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有了更深的认识。
主要举措
乡镇干部工作日五天四夜“住读”
“在提升乡镇党建工作水平方面,我们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县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八大工程”指的是:“党建主业”责任工程、队伍结构优化工程、干部“学能双提”工程、基层作风优化工程、强镇带村固组工程、基层治理攻坚工程、党建项目示范工程、激励保障关爱工程。
《方案》对“八大工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如在实施基层作风优化工程方面,主要包括执行乡镇干部“住读”制度、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大力整治基层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深化乡镇领导干部驻点联系工作等方面的工作。
日前,记者在麻榨镇坑口村田头村民小组外围看到,原来村民眼中脏乱差的排水渠,已经被改造成三面光排污渠道,为村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林珍对记者说,过去,由于坑口村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凝聚力不强,造成党员队伍人心涣散、意识薄弱,针对这种状况,镇村干部分工到村到户与党员群众谈心,了解党员的思想情况,并在村“两委”建立“三联系卡”制度,分别建立镇村干部联系党员卡、党员联系群众卡、镇村干部联系群众卡,既掌握民情动态,又加强党群干群沟通,有效地树立支部威信。
“村里的重大事务首先通过‘四民主工作法’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坑口村委便民服务站和文化广场的事项就是我们运用‘四民主工作法’表决的。”郑林珍说,现在村里各项工程的立项、建设进度、资金投入等都在村民的支持和监督下完成,这样做既得到群众的监督也能得到群众的信任,镇村的党员干部能够更有效地为村民办好事。
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将结合驻点联系工作,在乡镇推行“住读”制度,要求每名干部在工作日内进行五天四夜“住读”,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实行轮流“住读”,及时处理群众问题。
与此同时,要求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在任职乡镇居住,每日安排值班(乡镇党政正职轮流带班)。工作日及节假日 (含双休日)均要安排至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值守在任职乡镇政府“住读”。
“住读”期间乡镇干部要按照乡镇党委规划,广泛开展入户走访、座谈访谈和小组学习讨论等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综合驾驭能力。
打造“三轴两园一基地”党建项目示范片
“今年,我们计划打造一批基层党建项目品牌亮点。”龙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县将以麻榨镇 “十里水湾”——— 永汉镇的党史教育文化长廊、龙潭镇——— 地派镇“两学一做”党章党规教育基地、龙田镇——— 蓝田乡特色党建示范带,县委党校党员干部教育文化园和永汉梅州村“党员组织生活文化园”及平陵镇白芒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代表的“三轴两园一基地”党建项目示范片为突破口,并结合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把龙华镇功武村、马嘶村、高沙村和永汉镇油田村作为特色党建示范点分类打造,形成连片示范效应,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同时,立足乡镇实际,挖掘当地特色优势,打造一批典型,推动乡镇基层党建形成“一乡镇一特色、一党委一品牌”的党建氛围。
“我县决定每年划拨100万元专项设立基层党建创新项目资金,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示范工程’。”该负责人说。
去年,为推动‘十里水湾’红色旅游项目尽早落户建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麻榨镇东埔村“第一书记”梁文彬忙坏了。梁文彬告诉记者,东埔村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村集体没有经济实体,村民的生活水平一直难以得到大的提高。“目前来说,最好的出路就是把‘十里水湾’红色旅游项目落户在东埔村。”梁文彬介绍,东埔村大派洲是革命先辈叶剑英元帅开展革命活动的遗址。2014年,麻榨镇政府引进本地企业,计划在大派洲打造集红色宣传、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红色旅游项目,将为当地村民带来新的商机和就业机遇。
为使项目早日落地,梁文彬利用晚上时间,到各家各户收集意见,给村民做思想疏通工作。通过梁文彬和村党员干部几个月的努力,该项目顺利签约并落户。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彭卓扬 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