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黄澄钦和容永泰两位画家来到隔海荒园采风写生。 《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侯县军 近日,惠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黄澄钦、惠州市蓬莱书画研究院院长容永泰两位画家,走进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隔海荒园采风写生。两位老画家沉醉于这个人工园林的景色和典故,不断挥毫就画。
自从去年12月22日《东江时报》推出报道 《一个人的隔海荒园》 ,这个位于增江香溪湾、由功武村人廖道游花了八九年时间打造的千年历史文化庄园,逐渐不“荒”了。廖道游说:“这半年来,经常有游客慕名走进园子游览,感受当地的风光与文化,我计划以3A景区标准继续建设园子。”
屡有游客慕名而来
去年12月22日 《东江时报》推出新闻故事 《一个人的隔海荒园》,引起了社会各界良好反响,很多读者都好奇地想去逛一逛这个园子。廖道游还因此入选2015《东江时报》年度封面人物,被评为“龙门乡土艺术家”。“报道出来后,陆续有些游客慕名而来,走走逛逛。”廖道游说,还有些游客在园子看见过,拉着他要和他合影,让他感觉像明星。廖道游以前埋头建设园子,没有想到媒体的力量如此巨大,可以让寂静的园子热闹起来。
廖道游说,后来,陆陆续续有游客进来。比如,龙门当地学校组织学生前来游玩,还有自驾或踩着自行车的游客前来,练瑜伽、钓鱼、写生、摄影等都有。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摄影活动,女模特穿着古代的汉服,以园子、增江和船坞为背景,拍出了古代水乡的婉约与美丽。
“看到《东江时报》的报道后,我就想着到这个园子逛逛,看看适不适合写生。”近日走进隔海荒园的画家黄澄钦说,后来因为天气以及时间安排的问题,他近日才得以成行。他与好朋友容永泰到此一游后,发现这里非常不错,园主人用精致的造型表达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造型艺术。他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次逛园子。
近期曾举办“走心之旅”
虽然隔海荒园还没有正式开放,也没有正式完工,不过,廖道游感觉园子已经贴近了龙门的旅游市场。隔海荒园地处龙门著名景点香溪堡附近,自然风光公认一流。廖道游说,“最近半年,香溪堡景区、旅游社、广告策划公司等都曾派人来洽谈过,商量如何让隔海荒园在旅游业界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今年5月7日,由龙门县旅游局、龙门县农业局、龙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龙门旅游协会主办的 “520龙门——— 愉悦龙门·走心之旅”活动,组织了100多名游客走进隔海荒园,寻幽访古、品擂茶和特色农家宴。就在当日,“龙门十佳手信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也在隔海荒园举行。
“我认为隔海荒园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时间的荒园中拾取遗忘的东西。”廖道游说,他目前的计划是与一个策划公司合作,按照3A景区的标准完善园子的软硬件设施。
东江时报曾报道“隔海荒园”。
相关链接
隔海荒园
位于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六宅村民小组,功武村为龙门大姓廖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隔海围为功武廖氏开基之地,时间为明代洪武元年,最近已有近650年。约在9年前,年过五旬的功武人廖道游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地把5万平方米的荒山果园,变成了能让人穿越上下五千年的时空场景,并命名为隔海荒园。廖道游以“时光倒流”的方式,展现了从夏朝到当代数千年的历史景观。侯县军
相关新闻:
空中俯视隔海荒园,一串仿古建筑显得格外特别。
隔海荒园位于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六宅村民小组、沙迳隔海围旧地,地处风光秀美的增江香溪湾旁,在这里,53岁的廖道游整整待了8年多,一手一脚、一砖一瓦地把5万平方米的荒山果园,变成了能让人穿越上下五千年的时空场景。在这里,廖道游以“时光倒流”的方式,展现了从夏朝到当代数千年的历史景观,以及后羿射日、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远古时代的抽象场景。
园内的景观都是廖道游自己规划设计的。
如果不了解隔海荒园,要从眼前的这条土沟,联系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困难的。廖道游似乎也看出了《东江时报》记者的困惑,他从土沟里上来,拍拍身上的泥土,带着《东江时报》记者从园子大门走起,参观了这个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内涵的隔海荒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