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廉政春联里的民心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政府机关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廉政春联里的民心

转载 龙门视窗2017/04/13 10:49:3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龙门视窗 56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我所在单位龙门县纪委已连续多年开展免费送廉政春联下乡活动,三年来共送出各类廉政春联2800多副。我作为单位毛笔字写得较好的 “秀才”,每年均全程参与该项惠民活动,其中一些与村民们互动的片段至今犹让我兴奋、感慨,深受启发。

记得今年春节前的农历二十,我们带着自购的纸笔墨,来到免费送春联的第一站龙田镇沙塘村。虽然天气较冷,偶尔还下点小雨,但村委会安排的书写点(该村谭姓大祠堂前)却暖意融融,村民们扶老携幼早早来到这里,准备领取心仪已久的廉政春联。当我们工作人员走下公务车时,村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到来,不少村民还自发走上前来帮我们搬运笔墨纸砚等物品。我们原以为没多少人会来,因为按农村的风俗习惯,过年时总是喜欢到大街上买一些“添丁”、“发财”、“平安”、“吉祥”之类的春联。而当时的情景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村委会主任告诉我们:“听说纪委的同志亲自来给我们写春联,乡亲们既惊奇又高兴,很多村民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这些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抓得紧,又是‘三资’清理又是专项巡察,村委会在‘玻璃房’里办公,村民看得一清二楚,村干部不敢多用一分钱,群众利益一分不少,今年已实现了连续10年村民‘零上访’、村务‘零接待’、村干部‘零违纪’的目标。如今的村民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认为门神、财神不能保我们平安、助我们发财,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把咱们老百姓放心上,把‘三农’和‘扶贫’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旁边一个小青年趁机插了一句:“纪委是专门‘打虎’、‘拍蝇’的,你们的春联才真正辟邪呢,我就是要你们的廉政春联!”我们一群人都被他逗笑了,直夸他讲话有水平。

下乡前,我们特地从书上、网上搜集下载了许多题材各异的廉政春联摆在桌上,供村民选择点写。我则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一一给他们挥毫。那天我正挽起袖子埋头写,突然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同志,麻烦您帮我写这个内容。”我抬头一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小纸条递给我。只见纸片上写着这样两行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恩人共产党。”我告诉他:“内容很好,但这不是春联。”老人家语气坚决地对我说:“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全是我的心里话。押不押韵不要紧,请您照写,还要帮我写得大一点、漂亮一点,我要把它贴在我家新屋的大门上,表达我对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的尊敬。”我被老人质朴的话语深深感动,写得特别认真,也写得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是啊,虽然这两行字不是春联,但只要老百姓心里乐了、民心顺了,又何尝不是一副好春联呢?

随后村委会主任告诉我,老人名叫谭晋春,今年74岁,全家六口人中有两个病号,两个小孩还在上学,家中劳力少负担重,家庭十分贫困。去年村里帮他申请了泥砖房改造指标,年前已搬进了新楼房,扶贫挂钩单位还帮他家添置了家具,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里也连续多年帮他家申领国家医疗救助金;一个读大学的孙子每年享受国家下拨的困难大学生生活补助金,一个读初中的孙女去年开始享受国家营养餐和住宿费补助。目前他家的生活很稳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时间不知不觉已到傍晚,农家的窗口已陆续亮起了灯光,但仍有部分村民在等着领取我们的廉政春联。看着他们对廉政春联的看重与喜爱,我实在不忍心放下手中的毛笔,满身倦意也早已烟消云散。不少手捧春联的村民一边道谢一边满心欢喜地请求我们明年再来。

临走时,我们不忘给沙塘村委会留下当天的最后一副廉政春联:党风正祖国繁荣昌盛,法纪严人民安居乐业。横披:雄关漫道。

常言道:一滴水足可以照见太阳的光辉。透过写春联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看到了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精准扶贫效果明显;看到了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政策措施执行到位、落地有声,党风政风民风正一步步向善向好;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及纪检监察干部的信任与厚爱,对反腐败充满必胜信心。这亦使我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务必保持优良作风,练好监督执纪问责的真功夫,当好“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