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石刘氏大宗祠别具一格,族诗、家训代代相承!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社会民生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石刘氏大宗祠别具一格,族诗、家训代代相承!

转载 龙门视窗2019/07/02 14:38: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惠州龙门文化 236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宗祠,又名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位于龙门县永汉镇的龙石刘氏大宗祠历史悠久,建筑精妙无比,2011年06月01日,龙门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里保存有《族诗》和《家训》,代代传承至今。


祠堂历史


龙石刘氏大宗祠是永汉“七刘”的总祠堂,位于永汉镇振东村委会龙石围,原址在社潭。根据明弘治六年陈白沙《增城刘氏祠堂记》记载,刘氏十二世刘宗信,其父刘缘即叔伯刘汉、刘孔样,于明天顺甲申年(1464年)始拓庙旁之地,后新之庙成,明成化庚子年(1480年),刘宗信哥哥刘瓒又率族中兄弟增修,刘氏大宗祠始告成。刘氏大宗祠后经历年多次翻修,于清末原样迁至龙石围复建。



刘宗信其人是谁?据清咸丰元年(1851年)《龙门县志》等文献记载,刘宗信(名瓛,宗信是其字),少敏悟、擅经业,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选为岁贡生。刘宗信虽为学使所器重,但累举不第,后被选送为太学生至国子监读书,他依旧没能考取功名,回乡后看淡仕途,在山林间静养。


祠堂建于清代


石刘氏大宗祠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祠堂类建筑。它坐西北向东南,通面阔18.31米,通进深46.98米,占地面积约860平方米,是一座三进五开间的祠堂。



龙石刘氏大宗祠分为上、中、下三堂,最深的一个厅堂,供奉着刘仲明的灵牌。它的整体结构为硬山顶,灰塑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木雕系板陀橔封檐板构造而成。

 ▲中堂与下堂 

▲中堂与两侧廊


建筑内多用柱承重,分木柱、红砂岩柱两种。头门设两包台,四根前檐柱,大门为木屏门构造,有横批花甲,中间置双掩木板门,抹角竹节石门枕,门额悬挂木匾;二进前天井开阔,设两侧廊,共六柱十三架;三进前檐设四架轩廊,共六柱十三架,三进两廊门有砖雕门额。


▲大门与门额匾


▲廊门与门额书卷


▲梁架


▲头门前檐轩廊梁架


十分难得,在龙门龙石刘氏大宗祠里面保存有《广传公家训》和《族诗》,这无疑为祠堂增添了文化底蕴。


祠堂里的《族诗》和《家训》


族诗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既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儿共炽昌。



广传公十四家训


一:敦孝弟: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於一家。

二:睦宗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不可视为秦越,兹我宗族宜敦一本之谊,笃亲亲之道。

三:和乡邻: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宜视异姓如骨肉之亲。

四:明礼让:礼让为处世之道,非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泪不萌骄泰不作庶成谦逊之风。

五:务本业: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於勤、荒於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戒盘游无度。

六:端士品:士为名之首,隆其名,贵有其实,凡为士者,宜居仁由义,以成明体,达用之学,若荡检偷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

七: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源,隆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尊之崇之。

八:修坟墓:坟墓为藏祖先之魂骸,每年宜整修祭扫,切勿挖掘抛露,致祖宗怨恨。

九:戒犯讳:同姓子侄,每派宜择定名字以为名,凡属内之嗣孙,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当讳之。

十: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讼则终凶,宜以忍处之,勿致倾家荡产之悔。

十一:戒赌博:赌博非人生正业,一入场中,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自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

十二:戒淫恶:淫为万恶之源,宜检身防过,免损名节。

十三: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

十四:戒轻谱:家谱是一家一族之宝,宜珍重收藏,以传后世详悉源流,查考世系。


相关链接

广传公又名弁,号清淑,南宋嘉定元年戊辰岁(公元1208年)出生,生于福建宁化,进士出身,仁宗延佑乙卯二年(公元1235年)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从六品(注:一说为任赣州太守),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即朝官)奉议郎(即元代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议郎官,正四品)。


《族诗》《广传公家训》皆为广传公所作。《广传公家训》共14条,谆谆教诲着一代又一代刘氏子弟;《族诗》原本是广传公鼓励儿子向外发展所作,后来被刘氏奉为族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刘家人。


龙石刘氏大宗祠历经百年变迁,诉说着龙门龙石刘氏的沧桑与辉煌。祠堂里保存至今的《广传公家训》和《族诗》,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部分资料来源:东江时报、永汉同步

由惠州龙门文化编辑


 龙门县扫黑除恶举报方式

1、龙门县扫黑办

电话:110或0752-7988520(法定工作日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

邮箱:lmshceb@163.com

地址:县城东门路64号


2、龙门县文广新局

电话:110或0752-7780266(法定工作日上午8:00-11:30、下午2:30-5:30)

邮箱:lmwgxj7780266@126.com

地址:县城文化路5号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