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近日,一则《中国影像方志》
广东卷龙门篇的视频火了!
CCTV1、央视网、央视科教、新华社客户端等
重量级媒体平台纷纷推出该片。
最多的一个客户端浏览量接近60万。
这么火的一则视频,
到底都说了些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则由央视重磅推出的《中国影像方志》广东卷龙门篇纪录片,聚焦龙门的文化、工艺、民俗、生态等方面,展示了一个古朴厚重而又美丽多彩的龙门。该片推出后,受到了不少群众的关注和反响,不少市民纷纷点赞、转发。
龙门网友纷纷留言点赞:“龙门山好水好人更好。”“家乡美”“我大美龙门,赞”“了解龙门县,到龙门体验生活”……字里行间,一股自豪、艳羡之情油然而生。
怎么?看得还不过瘾?
好,再来一部龙门高清大片
《美丽龙门》
好了,现在正式官宣,
让大家认识一下这颗
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龙门。
她秀外慧中,集美丽与修为于一身。绿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她常年身穿绿衣裳,清新怡人,被赋予“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之美誉。丰富的温泉水滋润着她的肌肤,让她显得格外的温柔灵动。她因此也获得了“中国温泉之乡”“世界森林温泉保养地”等赞誉。
明明靠外表就可以有饭吃,她偏偏还要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她奋力抵御了外来入侵者,凭着智慧和坚毅,缔造了一座座古朴厚重的坚实堡垒,并在大山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明。过去,她是南粤古邑。今天,她是世人瞩目的“全国文明县城”。
她慷慨大方,集福气与人气于一身。她拥有山、水、湖、泉、瀑、洞等自然资源,建成了旅游景区19处,景点32个,每年吸引成千上百万的游客到这里祈福、休闲度假。她是人们心心念念的“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她多才多艺,集灵气与风情于一身。她善绘画、能歌舞、会编织。淳朴的她,最爱画农民画,从1972年开始至今,笔耕不止。她的画作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绘画画乡”等赞誉给了她莫大的鼓励,让她不断寻求突破,创意不断。除了画作本身,她研究推出了农民画旅游产品和农民画科技产品两大系列,深受人们的喜爱。
热爱生活的她,利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巧手匠心造就的一个个盒箩工艺品,表达着她对幸福生活的祈愿。不仅如此,她还利用丰富的竹木资源使本地产生很多竹木制工艺品,如创意礼品、艺术摆件、盒箩、竹箩等,将文化植入资源,受到各方赞誉。
她最爱舞火狗。这是她的成年礼舞蹈。她把这种独具特色的民俗,发扬光大,被称为岭南民族文化发展变迁的一块活化石。2006年,舞火狗更是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她持家有道,管理有方。她创新推行的“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入选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典范案例,荣获惠州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十大项目“金奖”,荣膺“2018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县”称号。她注重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致力打造平安龙门,使群众安全感连续6年排名全市第一。
她自信自强,向往美好。虽处“群山之地”,却从不怨天尤人。为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她积极进取,推动广河高速、大广高速、武深高速(龙门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汕湛、翁新高速龙门段建设,形成通达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城市,到盐田港、惠州港、黄埔港三大港口,到白云机场、深圳机场、惠州机场三大机场的1.5小时交通经济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她以新担当、新作为,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当好北部生态屏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生态明珠;打造一流的生态经济,提升生态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富民强县特色生态产业;打造一流的“三宜”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和打造惠州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一流的文明形象,用文明刷新城市颜值、涵养城市气质,实现人和城的全面提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明样板。
她是我们最深爱的龙门。
在“520”这个特殊的时间刻度上
请接受我们最深情的告白——龙门,我爱你!
猜您想看
撰文:龙门县新闻中心
部分资料来源:央视科教
编辑:龙门发布
长按识别关注
“龙门发布”
更多精彩尽在
“龙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