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龙门:打开思想“山门” 勇闯“大山经济”新路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政府机关 / 正文

20161230173904_33900.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龙门:打开思想“山门” 勇闯“大山经济”新路

转载 龙门视窗2020/07/28 11:56:4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652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盛夏,龙门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灵秀的西林河,在龙城青溪拐了一个优美的U形弯。河湾东面的龙门新城,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敞,西面则山峦起伏,沃野千里,形成一幅山光水色与现代城市交融生辉的画面。古人题咏龙门的诗句“天开地轴成形巧,地映天文毓秀多。错落江干环雉垛,龙门胜概有谁过”,今天依然适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我市差异化考核新政激发了各县区“自选赛道”“赛龙夺锦”,龙门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大力发展“大山经济”,积极探索新路径,以“大山经济”为支点撬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勇闯“大山经济”新路的龙门,渐入佳境,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正在惠州北部崛起。


龙门西林河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 汤渝杭 通讯员 黄克锋 摄


思想转变

从县到乡镇实施差异化发展

龙门分得昆仑之秀,“雄据百粤,踵羊城之秀、博斗牛之精”,自古为遐陬之胜地。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生态资源,培育一方人民自给自足,却也生出了保守思想、小富即乐、冲劲不足等问题。有着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在“大山经济”方面本可以大展拳脚,但长期以来,不少干部没有跳出“以GDP论英雄”的惯性思维,走传统发展的老路,既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又损害优越的生态环境。这归根结底,也是思想“山门”没有完全打开。


从塔山看龙门县城。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汤渝杭 摄


近年来,龙门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依托山水资源禀赋,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在我市差异化考核新政出台背景下,龙门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大力发展“大山经济”,积极探索新路径,以“大山经济”为支点撬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近一年来,龙门对照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标准,紧紧围绕今年市委“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把破解山区思想藩篱作为提振干部精气神的关键之举抓实抓好,推动党员干部打开思想“山门”,广泛凝聚发展“大山经济”的思想和行动共识,营造实干担当、竞逐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扛起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龙门担当。

今年5月,龙门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要以发展“大山经济”为统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念好“山”字经,做活“特”文章,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奋力开创“大山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机遇面前,龙门决心要破除因循守旧的“工业决胜论”,从粗放式开发的“靠山吃山”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山厚山富山”转变,把绿色、生态作为龙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用足珠三角稀有生态资源和大湾区城市群高端客源“两源”优势,发力生命、生态、生活“三生”事业,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实现“鱼跃龙门”“由鲲化鹏”的质变式飞跃。


龙门陈村村特色村道。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汤渝杭 摄


借鉴我市对各县区实施差异化考核的方法,2019年,龙门在全市率先印发《龙门县乡镇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以差异化评价引导各乡镇(街道、区场)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定量与定性、显绩与潜绩、扬长与补短相结合,突出考少考精考重点,设置精要务实管用的评价指标,形成一域一策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流转项目的利益共享机制,针对跨镇街的项目建设和企业迁移,实行生产总值、税收等利益共享,调动各地积极性,让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进一步激活乡镇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

一旦思想“山门”打开,就为发展“大山经济”扫除了思想障碍,打好了敢想敢干的思想根基,从而以思想解放引领发展取得新变化。


谋划蓝图

在生命健康产业中体现担当

今年4月7日,投资达78亿元,集健康示范、温泉疗养、旅游观光、文化交流、养生体验、健康居住等于一体的万城南昆山大健康文旅综合体项目顺利签约,该项目建成后能增强龙门旅游业种类的丰富性、业态的完整性,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龙门县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这是后疫情时代,优质资本纷纷抢滩登陆龙门的一个缩影。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效应正在释放。龙门坐拥“双区”红利,又位居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黄金交会点。龙门提出,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把自身资源禀赋和“双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交通、产业、服务、环境上深度对接,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庞大高端的消费市场,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旅游产品、农特产品和乡土文化产品,把龙门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中药箱、茶叶罐、游乐谷、养生池”,在融入“双区”发展中实现生态价值。


南昆山翠兰谷的兰花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拍照。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汤渝杭 摄


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建设,市委提出了“2+1”现代产业集群、“丰”字型大交通重大战略和“修路抓项目、提效抓队伍”重点工作,龙门提出要立足优质生态资源,围绕发展大山经济主线,要在市“2+1”现代产业集群的“1”——生命健康产业中体现龙门的担当作为,将龙门努力打造成为大湾区优质食品供应地、大湾区中央厨房、健康药品集散地、湾区“三宜”生活示范区。

过去受历史和交通条件制约,龙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比珠三角发达地区缓慢。随着近年来交通条件大幅改善,龙门的区位优势等开始凸显。通过积极主动对接“丰”字交通主框架,龙门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大交通为牵引,谋交通、谋产业、谋项目、谋新城,布局建设“一带两园三城”(一带:生命健康产业带;两园:龙门大健康产业园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三城:龙门新城、康养新城、森林湖生态科技城)。

以生命健康产业带为例,该产业带长度约120公里,将以南昆山为龙头,以一流健康农业、一流康养旅游业为支撑,通过交通带动产业串联起10个乡镇(街、区),打造集一流健康农业、一流健康制造业、一流健康服务业于一体的翡翠绿链。目前,整个产业带目前已经落户项目37宗,总投资497亿元,在谈项目12宗,总投资789亿元,未来可达到千亿级规模,支撑龙门成为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南昆山作为康养旅游发展平台的重要抓手,具有龙头地位。今年,龙门出台实施《关于支持南昆山旅游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旅游发展扶持、项目建设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持、金融支持、产业扶持、科研基地建设及智慧景区建设10个方面切入,计划从2020至2022年,用3年时间集中优势资源,加强政策保障,提升和完善环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打造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旅游度假区。在此利好消息下,南昆山翠兰谷、二坑民宿等高端主题度假产品迅速走红,正在打造的希腊风格云侣堡美宿、高山别墅二期南昆秘境等高品质民宿,助力南昆山旅游品质得以保障。

随着生命健康的“新蓝海”不断被探索,可以预测,立足生态特色的龙门生命健康产业将迎来广阔前景。


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活力

“大山经济”蓝图在手,关键要细细耕耘。面对未来机遇和挑战,为奋力开创“大山经济”新局面,龙门没有把蜘蛛网当成高压线,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

为落实国家关于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龙门于2018制订《龙门县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有8大条37小项,对民营企业有较多的优惠条款,是新时期新阶段推动龙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干货。

受疫情影响,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共克时艰,2月10日,龙门县发布《龙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措施》,涵盖了防疫物资保障、劳动用工支持、税费租金减免等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内容。龙门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比如企业招本地工人每人补贴500元,贷款利率整体下降20%,融资担保费由县财政全额补贴,免收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及农贸市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2个月租金等,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汤渝杭 摄


在体制机制上大胆探索创新上,龙门的做法远不止于此。为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搭建更加紧密高效的政企交流平台,龙门县近期制定《龙门县“星期二企业家早餐会”工作方案》,通过早餐会这种有仪式感的活动,让县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接纳企业家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听取呼声和期望,帮助企业家解决问题,更好地推动龙门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多名企业家看来,利用早餐时间,政府和企业之间既充分沟通,又节约了时间,不耽误一天的工作。采用这种新颖的形式,政企交往既“清”又“亲”,又没有常规会议形式的拘束,企业家们可以敞开心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推进问题解决。

为发展“大山经济”,龙门县积极探索建立“宽进严管”的商事登记管理制度体系,系统推进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不仅提高了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激发龙门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更极大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有效地优化龙门营商环境。

2016年龙门县市场主体数量是10591家,注册资本是35亿元,截至2020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数量达26758家,注册资本是308亿元。2016年龙门县企业数量是1114家,注册资本是32亿元,截至2020年上半年,企业数量有5052家,注册资本是295亿元。

今年上半年,龙门新增市场主体1752户,新增注册资金29.94亿元,其中企业460户,注册资金28.66亿;个体户1292户,注册资金1.28亿元,市场主体发展态势强劲,活力进一步释放。

另一方面,龙门县大力推进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一户一宅”、农房简约报建、农房风貌管控三项改革试点,用好用活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相关政策,唤醒农村“沉睡资源”。


强化保障

筑牢发展新支撑

龙门“大山经济”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新“山歌”的旋律正在响起。事业成败的关键还在于人。在推动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的同时,龙门坚持以抓好党建和基层治理为发展“大山经济”提供坚强保障。

龙门着力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大胆使用条件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挑选储备一批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优秀年轻专业型干部,通过“举办中青班+选派干部双向挂职”两种培养方式,提高储备干部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条件成熟的优先安排到乡镇、县直部门任职锻炼,逐步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使其整体符合年轻专业、高素质化要求。


健木创业孵化园现能提供19栋别墅给创业者。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汤渝杭 摄


2016年至2019年,龙门共提拔年轻干部67人,干部交流轮岗共280人,激活了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龙门还坚持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一线考察干部,制定了乡镇差异化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同级乡镇干部工资待遇比县直机关高15%以上的要求,进一步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以“大山经济”为支点,撬动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各方面的保障,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是龙门需要继续努力破解的困局。

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留住高层次人才,龙门县制定实施十大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加大专业型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自2017年实施“龙腾人才新政”以来,龙门吸引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非龙门户籍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投身龙门经济社会事业建设。

数据显示,龙门着眼教育医疗人才短板,大力招才引智,通过实施紧缺医疗人才引进办法和定向资助培育本土医疗人才计划,三年累计引进495名教育人才、招聘349名医疗人才,2018年至今,引进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121名。

在基层治理方面,龙门通过实施德治、法治和自治三位一体的“两规三联一法”乡村“善治”模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软实力”。

另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运行模式,2017年以来,龙门县积极完善和打造县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功能升级版,全面推行综治网格化管理,在2017年和2018年度全市“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专项考核中,龙门分别以99.2分、99.4分排名全市第一,夺得两连冠。龙门县还积极推动“一村(居)一警”警务机制创建,取得了新进步。2013年至2019年,龙门群众安全感实现全市“七连冠”,县公安局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局,2018年以来街面“两抢”零发案,群众安居乐业,同时也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远者来、近者悦”的龙门,正在吸引着更多的人投身“大山经济”建设,也让龙门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一带两园三城

一带

生命健康产业带

以南昆山为龙头,以一流健康农业、一流康养旅游业为支撑,未来可达到千亿级规模,支撑龙门成为国际康养旅居目的地。

两园

龙门大健康产业园

按照市“3+7”工业园区部署,规划28.55平方公里土地,从2020年起至2035年,分3个阶段建设千亿级龙门大健康产业园,布局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片区、电子信息产业片区、绿色数据中心产业片区、新型材料产业片区、未来绿色产业片区5大产业片区。

装配式建筑产业园

将打造全链条装配式建筑产业,包括模具研发设计、构件生产、现场装配等系列产业链配套生产,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围绕装配式建筑市场,打造多元化装配式构件产品,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多维度装配式建筑市场。

三城

龙门新城

龙门将以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为契机,结合建设千亿级龙门大健康产业园,规划建设产城人融合发展的龙门新城,打造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57.4平方公里,预计2035年达25万人口。

康养新城

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对接龙恺高速两侧的生命健康产业,打造以永汉镇为重点的龙门康养新城。面积30平方公里,预计2035年达15万人口。主要发展温泉旅游、中医药疗养、健康休闲等大健康养生服务业。

森林湖生态科技城

以“两年搞基建、五年大发展、十年见新城”为目标,积极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打造集生产制造、科研办公、商务服务、休闲娱乐、生态景观等于一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生态型、现代化科技新城。


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龙门丝苗米产业园

主要以龙城、平陵、龙田为核心区,总面积460多平方公里,预计今年10月投产使用,重点打造成集聚加工、科研创新、生产示范、休闲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龙门三黄胡须鸡产业园

列入广东2020年第一批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将打造种养、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条,建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两个百亿产业

百亿茶产业

龙门将以茶博园项目为核心,计划用7年种植12万亩茶叶,引进和培育种植、加工、文化、旅游等融合的综合性企业,推进茶文化建设,加强茶旅融合,打造为一二三产业融合标杆的百亿茶产业及大湾区茶文化康养体验胜地。

百亿蓖麻产业

龙门县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良的种植传统,同时可利用原有种植柑橘、桉树等作物的区域调整种植蓖麻,计划从2021年至2025年年增种6万亩,至2025年种植30万亩以上。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宣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