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在规范化中跃升
转载
于 2010/07/10 19:41:4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惠州日报
作者:
184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00年以来,惠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先后开展了机关规范化试点、警务规范化试点、一市一点等试点工作,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出动警力7320多人次,抢救群众97人,抢救保护物资价值1350万元。全市已连续9年未发生特大火灾事故,为惠州三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从4个方面规范消防执法,深化警务公开,让办事群众少跑路、少费时、少着急
惠州市公安消防支队从4个方面规范消防执法工作,收到了明显效果,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一是规范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该支队为解决申报材料多、办理手续繁琐等问题,取消了一些与消防安全无关的申报材料,降低了受理“门坎”,使群众办理消防报建更简便。缩短业务审批时限,由法定1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上半年共办理简易审核71宗。为增加审核工作透明度,制定了会审制度,成立会审组,规定重大工程必须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参与会审。消防监督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消防产品选用的评标议标活动。今年5月,一家公司在建设大型油库时,曾邀请市公安消防支队派员参与消防工程评标,被婉言谢绝。二是规范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为解决验收缺乏科学规则和办人情案等问题,该支队制定了《惠州市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对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组织、评定程序、项目、方法、标准、结论及验收记录等涉及消防验收过程各个环节的内容进行了规范。三是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将公众聚集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的程序和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的程序并为一个程序,简化执法检查环节。明确了火灾隐患5个方面的界定标准及整改时限,并实行监督检查审批制,解决了滥用职权和火灾隐患确定随意性大,检查标准不一的问题。四是规范火灾事故调查。对无人员伤亡等4种火灾事故调查实施简易程序。该支队上半年共参与火灾事故调查61起,火灾事故调查率为98%。
以民为本,不断深化警务公开。市公安消防支队利用墙上公开、网上公布、媒体公告等形式,做到执法依据、程序、时限和结果、服务承诺以及监督投诉100%公开,随时接受群众咨询。该支队推行集中窗口办事和回执、设立警务廉政监督员等制度,将消防执法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将消防工程设计、施工公司和消防产品厂家等内容,通过窗口和“惠州消防信息网站”向社会公布。还利用信息网站、电子滚动屏、电子触摸屏公布信息,让群众少跑路、少费时、少着急。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内部监督考评。该支队在以往警务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了廉政监督、消防审核验收分离等制度以及“从窗口进、从窗口出”的制度。建立征求意见和对举报投诉查处各项制度,强化社会监督机制,把窗口群众意见箱和意见本统一管理,对外公布各单位及上级部门投诉电话。还通过聘请社会消防警务廉政监督员、领导定期接访和走访等制度,让群众可以随时进行评议监督。2003年至今年上半年,市公安消防支队先后对全市的779个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了座谈走访。从反馈的情况看,群众满意率达98%。
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手段,努力提高执法工作的科技含量,促进消防业务受理、审批流程、法律文书的规范。市公安消防支队挤出近50多万元用于网络改造升级,把原来用DDN传输的网络,全部改造成光纤的“高速公路”式网络,实现了从省总队到中队的四级联网。还投入资金50多万元,为支队干部每人配备了一台电脑,确保信息顺畅、业务系统有效运转。同时整合推出大队级业务系统软件,已在惠阳大队使用。
以基层为重点,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市公安消防支队把建立规范的理财机制作为抓规范后勤保障管理的起点,财务管理实行“三公开”,即党委、部门、基层对经费预算安排、使用等实行公开。支队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独立的敞开式、窗口式办公,规范和加强了对基层大队财务的监督管理,凡是经费安排不符合“五优先”原则的,一律亮“红灯”。没有预算的不报销,超出预算不报销,特殊情况没有党委批准不报销。他们充分发挥单位食堂的作用,严格控制外出接待。通过精减会议,实行“无纸化”办公;采用单车核算的办法,将车辆维修、油料开支与部门、司机的利益挂钩,实行节奖超罚;对电话费、医疗费、水电费实行包干等,既节约了经费,又堵塞了漏洞。
以基层为重点,坚持软、硬件并举,抓好基层的规范后勤保障管理。该支队通过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沟通协调,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推进基层营房建设。从2000年至今,先后有惠阳大队、博罗大队、大亚湾大队和江北中队修建了新营房。龙门大队新营房也将在年底开工建设。
该支队把加强装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先后投入了2200多万元,购买了水罐泡沫车11辆,水罐车4辆,抢险救援车3辆及器材装备一批。其中利用省政府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消防装备资金的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为龙门、惠东、博罗大队补充了泡沫水罐车3辆,水罐车4辆,抢险救援装备一批,改善了基层消防装备数量和结构。支队年底将全部配齐常规装备器材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预计到2006年全部配齐特勤装备。
以人为本,服务基层,努力提高官兵生活水平。该支队先后对8个中队和机关食堂进行了全面改造,并在基层中队实行分餐制。规范伙食管理,将伙食管理五项制度细化、量化后在民主栏定期公布,接受官兵监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支队为官兵购买了意外伤亡保险,建立了住房公积金,每个中队都建有公寓房,努力改善消防官兵的工作、生活条件。
修改完善15项规章制度,抓机关带基层,进一步提高队伍正规化水平
市公安消防支队规范机关管理从落实点名考勤、上班签到、外出请假等制度入手,每周检查一次警容风纪,规范办公秩序、物品摆放等机关日常管理,进而抓指导基层能力的提高,建立各种检查考核活动报批和领导蹲点帮带制度,对机关作风进行整顿,切实纠正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提高服务基层的质量。
抓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是市公安消防支队规范机关管理不可忽视的一环。机关干部养成了“上班进入系统,下班输入日志”的良好习惯。该支队还在各中队安装了数字化监控系统,通过局域网可以随时对基层单位进行督查,提高了部队现代管理水平。
该支队以惠阳大队、中队落实《纲要》试点为契机,对照新《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两个《标准》,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完善了15项规章制度。
他们以公安部消防局两个《标准》为指导,完善和规范了基层的软、硬件建设。特别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安装视频电视电话会议、多媒体教学设施和消防业务信息管理软件和数字化监控系统,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的科技含量。二是规范了干部考核任免工作。通过实施干部量化考评、交流轮岗等干部考核任免工作规范,初步建立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竞争择优、有效激励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
该支队还规范了场、库、室的设置。设置了荣誉室、档案室、多媒体教学室、卫生室、接待室、客房、士官公寓等26个场、库、室,在营区安装IC卡电话、举办文化补习班、设置文化长廊等,充分体现出现代管理的人性化特点。
今年4月下旬以来,惠阳大队在省总队、惠州支队的指导下,扎实开展了落实新《纲要》试点工作。以实施“161”工程为契机,推动大队、中队建设全面提高、整体推进。惠阳大队、中队抓了五个规范,一是抓了党支部“三个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了规章制度的整理完善,规范了部队的工作秩序。三是抓了场、库、室的设置完善,规范了官兵的物质文化生活设施。四是抓了业务训练和车辆器材装备的配备,规范了部队的执勤战备秩序。五是抓了统计本和标语图表的统一,规范了各种文字档案。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惠阳大队、中队班子的“三个能力”明显增强,部队战斗力明显增强,官兵争先创优的劲头明显增强,大队及中队建设的正规化程度明显提高,在社会和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
惠阳大队自2001年以来,连年被省总队评为规范化建设先进大队,所属中队也4次被省总队评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并荣立过集体二等功。
通过试点工作,加强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建立健全目标管理和奖惩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官兵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的积极性。2000年以来,该支队共受理建筑审核项目2500多宗,验收项目2300多宗,全部按期按质按量完成;共检查单位13000多个,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100份,《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50份,到期复查率达100%;实施消防行政处罚127起,处罚单位65家,责令停产停业62家,没有一起案件引起行政诉讼。2003年在全市“万众评公务”活动中,该支队在市公安系统中名列前茅。
本报记者吕 明 通讯员邝荣安 翁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