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公司+农户”:让更多农民通过作画致富
龙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认为,农民画创新的主要方向与重点在于艺术精品和消费性商品。这是实现龙门农民画普及化、市场化、产业化的需要,并且寄希望于消费性商品的研制来增加农民收入,更要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说,以龙门农民画或相关文化符号为主题,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户能自身制作或加入企业制作竹木工艺品、服饰等。为了推进相关工作,该县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拟建议县内各乡镇街道和旅游区应把农民画的发展列入当地政府的经济和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其列入目标管理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使旅游景区成为附近一带农民画产品的主要销售点。
近期重点扶持3家农民画企业
对于县内、县外部分民营企业发展龙门农民画的意向,该县宣传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的态度是:“开绿灯,并且提供支持。”据了解,龙门县将就此项工作进行专门调研,形成总体意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自办农民画创作组,由企业制作和销售农民画并开发相关产品。该县农民画协会将定期召开有关企业负责人会议,组织协调农民画市场拓展工作,避免恶性竞争,培育良性发展体系。该县还将争取通过政策性支持,重点扶持3家企业进行农民画产品经营,增加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龙门县当地进行农民画创作和经营的,目前,除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下属的农民画创作组外,尚有两家民营企业,但其产品生产量和影响都不大。
成立县创作培训中心,突破人才“瓶颈”
对于由此而凸显的人才问题,龙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介绍,有意成立县农民画培训创作中心,除协助制定发展规划、研究方向外,还撰写专门教材,组织协调包括乡镇街道、各中小学校农民画教学在内的全县农民画培训工作,协助各乡镇的农民画示范村建设。该中心主要力量将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下属的农民画创作组为主,该组的创作人员是龙门农民画创作的骨干,大部分创作人员属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才。同时,中心也将部分承担起组织交流和商贸活动的责任,为企业和学员提供产品销售渠道。
本报记者刘耀龙 通讯员黎广松
上图:由民营企业自办的画组将越来越多,起到聚集人才形成规模的作用。 本报记者刘耀龙 摄